手足口病在4-7月高发
5-8月出现第一个流行高峰
具有较强传染性
那么,手足口病是什么?
有什么临床症状?
该如何治疗?
又该如何预防?
这些相关知识
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在我国,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其中肠道病毒71型是导致我国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手口足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发病人群主要是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
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一旦流行,就会使很多孩子被传染,被传染上的孩子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发热
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口腔炎
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躁、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手足皮疹
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其他症状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个别患者可引起肺炎、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对症处理
发热就退热,可以用温水擦浴及适当应用退热药物,儿科常用的是布洛芬和扑热息痛,口腔有疱疹或溃疡孩子会有疼痛,可以使用利多卡因等局麻喷剂缓解疼痛。医院感染科进行诊疗.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勤洗手
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大人要养成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洗手的习惯,大人处理完宝宝的尿片、粪便后也应洗手。
吃熟食
被粪便污染的水果、食物上会含有肠道病毒,一定要清洗干净,不要给孩子吃生冷食物、不要喝生水、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勤消毒,常通风
宝宝的餐具、玩具、排泄物、家庭环境等应勤消毒,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晒太阳
太阳紫外线可以有效灭活手足口病毒,还能增强宝宝抵抗力。
来源:综合网络
奎屯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倩
责编:陈世健王倩
总编:徐钟
总监制:张代巍
如果想看更多精彩有趣的视频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