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手足口病,也会这么吓人”
家长们注意啦
每年5-7月
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医院感染科病房
就有一名患有手足口病重症的幼儿
身上多处部位出现大片红疹
孩子反复高烧不退,手脚长出大片疹子
还一度出现抽搐症状,吓坏了一家人
经过治疗,一个星期后孩子病愈出院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
引起的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
5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
出现重症手足口病的机会也多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
主要经粪便—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
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在初期很容易被误诊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进行判断
患儿多发热,体温在38℃以上
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出现丘疹或疱疹
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家长相对容易发现小孩的异常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
一定要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
提到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很多宝爸宝妈瞬间“脸盲”
因为这两兄弟实在是太像了
从病症上来说
疱疹性咽颊炎来势猛烈
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
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
但实质上来说
疱疹性咽颊炎不会造成
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手足口病则不然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
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
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
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
如果宝宝患病应如何护理?
如果发现宝宝患病
爸爸妈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01注意隔离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手足口传播媒介。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02密切观察病情应密切观测患儿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状态,观察患儿有没有呼吸困难或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等。
如果有持续或频繁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那么肺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就诊或复诊了。
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
03饮食护理宜以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
04注意消毒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肠道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70℃~-20℃仍可长期存活,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但不耐高温。
05注意皮肤清洁孩子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要柔软宽松,经常更换;剪短指甲,必要时包裹双手,防止抓破。
臀部有皮疹者,应及时处理患儿大小便(尿不湿等),保持臀部的清洁与干燥。
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少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学校、托幼机构等做好日常防控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高度重视
1
适龄儿童可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部分普通的手足口病和绝大多数重症手足口病。
宝宝接种后,得手足口病的几率会下降,即使仍然得了手足口病,也不大会是严重的手足口病。
2
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各类人流密集、流动性大的商场、车站、儿童娱乐场等公共场所。
3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该落实晨检、病例监测、玩具用品做好清洁消毒、环境通风消毒等日常防控措施,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
注意观察幼儿身体状况,如发现小朋友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医院就医,出现聚集性疫情及时报告教育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及时处置。
卫监提醒
手足口病年年有,肠道病毒是祸首
家长、托幼机构和学校齐努力
疾病传播可预防
来源:龙岗区横岗卫生监督分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看了这些“精彩”画面,你还敢到美容院做“激光脱毛”吗?
●美容院从不外传的卵巢保养秘籍?!送你一份要不要?
●妇科做B超检查很普通?深圳有诊所藏猫腻偷摸做这事!
你的转发点赞是我们的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smjxjy/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