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
宝宝又感冒了!
进入冬季后,人体的呼吸道黏膜由于不断受冷空气刺激,抵抗力减弱,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又进入高发期。
相对于成人来说
抵抗力更为薄弱的儿童群体
更是容易被流行性感冒找上门
那么,在冬季
应该如何防治小儿流感
打好这场健康保卫战呢?
所谓“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一般是由流感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有较明显的流行病学史等特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及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所以,流感的患者,往往呈群居性,也就是说,孩子感冒的时候,家中也有患感冒症状的病人出现。儿童流感与成人不同,由于儿童免疫功能较差,患流感后,容易引起如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甚至是脑病、脑炎等并发症。所以,一旦确诊疑似流感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就医为孩子治疗。
简单几点判断流感
1.流感季节性强。流感爆发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为高峰期。
2.传染性强,易爆发。经常是家庭或班级这种小集体成员相继感染,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怀疑有流感传染了。
3.常有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小时内升至高峰,39℃~40℃也很常见。患儿有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
4.年幼的宝宝患了流感,多有发展成肺炎的风险。
5.不排除少部分人出现危急重症。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何区别?
引发原因不同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病率较高,易引起暴发性流行或大流行。病原体为甲、乙、丙3种类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其主要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
临床表现不同
流感往往表现为高烧、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眼结膜炎明显和轻度呼吸道感染。
1~4岁的宝宝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部分患儿突然高热伴有全身中毒症状,或伴有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可表现为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出现声音嘶哑,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症状;5~7岁宝宝的症状与成人相近,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畏寒、四肢肌肉酸痛、乏力,随后出现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打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伴有低热、头痛。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不流行,一般5~7天痊愈。
孩子确认患上流感后,该怎么做?
确诊流感后,最好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减轻患儿流感症状,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就算发现的晚,也应该积极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防止病情发展与恶化。但记住不要盲目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一类的药物。
小儿流感该如何预防?
接种疫苗
未接种流感疫苗的6个月以上儿童应普遍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在小儿流行性感冒高发的季节,家医院接种流感疫苗。
注意生活习惯
平常要教导孩子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手,管控好沾染口腔、鼻腔分泌物的纸巾类物品,与流感病人接触要注意戴好口罩。多喝水,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卧室通风等。
均衡饮食
均衡饮食也是很重要的,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对食欲不振的患儿要注意脾胃调理,多吃粗粮、蔬菜,不吃零食,保证每天大便畅通。
适当锻炼
引导孩子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从而增强身体素质,加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还可以看-▼
:《中医基础理论》全套课程
:《中医诊断学》全套课程
:《中医儿科学》全套课程
:《本草传奇故事》全集!(图文并茂,收藏版)
纪录片推荐:基础解剖学(教学视频)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合作/交流/投稿/
▼更多精彩推荐,请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smjxjy/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