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什么叫心肌炎 >> 正文 >> 正文

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爸爸妈妈注意啦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1-7-23
花儿开了,夏天来了,气温回升啦!令老师们和宝妈宝爸们担忧恐慌的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又到了高发期。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季属高发季,那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的症状

1、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到5天。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黏膜内:出现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部位,有时也会在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处,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

手、足、口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3)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传播途径与方式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前数天即有传染性,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患者疱疹液中的病毒含量大,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咽部分泌物的排毒时间可持续1-2周,粪便约3-5周。

(2)传播途径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粪-口传播途径为主。主要是由于人接触了被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咽部分泌物、疱疹液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感染发病。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或打喷嚏)传染,亦可经由接触病人皮肤水疱的液体而受到感染。在发病前数天,喉咙部位与粪便就可以发现病毒,此时即有传染力,通常以发病后一周传染力最强。

(3)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均匀以隐性感染为主,隐性感染与显形感染之比约为:1。感染后对同型病毒产生牢固的免疫力,不同型别病毒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而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占发病数90%以上。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1、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症状,应医院就医;

2、下班回家后,请先把外出时穿着的服装换下来,放置在儿童不易触碰到的地方;

3、餐前、便后、外出游玩后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修剪指甲、勤换衣物、晾晒被褥;

4、为孩子准备食物时,请将食物彻底清洗干净,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避免与患者接触,尽管是患者用过的毛巾、手绢、牙杯都不要接触;

6、如果您的宝宝出现咳嗽、流鼻涕、情绪焦躁、食欲不振或感冒症状,请您让宝宝在家休息,因为这时的宝宝抵抗力低下,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为了加强大家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范,不耽误孩子的最佳治疗期,一定要分清手足口、水痘、麻疹病症。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爱萌贝贝儿童社区之家祝各位宝贝们快乐健康成长!

-TheEnd-

文/教育管理部保健组编辑/杨昆鹏审核/王家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smjxjy/7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