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有一种眩晕叫ldquo耳石症rdq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1-9-3
卡力孜然酊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7456.html

hello大家好~

这里是“医心一意”

我是你们的科普医生——小巫

最近经常在临床上遇到

以头晕为主诉前来就诊的患者

尤其神经内科和骨科

其中有一大部分眩晕的患者

并不是脑部或者颈椎引起的头晕

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

耳石症

顺便提醒一下大家

患了耳石症应该去的科室可是

耳鼻喉科哦……

▼▼▼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BPPV),只是我们临床上的一种通俗的叫法,其实它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种“眩晕”不会像脑梗或脑出血一样,出现生命危险。它的发生(眩晕)一般只在体位改变的时候出现,因此它又叫“位置性眩晕”,天旋地转身体下坠的感觉,并且每次眩晕持续的时间一般在1分钟以内就缓解了。

耳石症是怎样发生的呢?

目前,耳石症的发病因素仍不明确,它可能是一种孤立的特发症状,也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因素引发而来。内耳里与半规管相连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表面有一层胶质膜,胶质膜表面的碳酸钙颗粒称耳石。当耳石脱落,便滚到半规管里,在半规管的内淋巴液中浮沉滚动,当头部转动,就会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眩晕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耳石颗粒,正常情况它维系着我们人体的平衡。如果没有这个耳石,那么我们的生活将非常痛苦,因为缺少它我们将无法维持正常的平衡功能,无法行走,无法生活。

如何判断头晕是不是

耳石症惹的祸呢?

耳石症眩晕的特点:(1)有较明确的天旋地转感,自身或者感觉外周事物的不稳定感强烈,与头晕有明显的区别;(2)发作时多伴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唾液分泌增多、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出冷汗、恶心、呕吐,轻重程度因人而异;(3)无论眩晕的症状有多重,病人发病的整个过程都是清醒的(继发跌倒致脑外伤意外者除外),凡是伴有意识障碍、肢体定位(如偏瘫)及其他脑神经定位障碍(如说话异常、呛咳)的病例一般属于神经内科范畴;(4)出现眩晕症状时,经常伴随眼震,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秒之内(如果眩晕持续超过3分钟基本不用考虑耳石症了),可伴恶心及呕吐,一般无听力障碍和耳鸣(大多数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的患者最后可能诊断为梅尼埃病。)

如何和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相鉴别?

1、耳石症引起的晕,一定是眩晕;而颈椎病导致的晕,主要是头昏不适,不太会出现明显的天旋地转;2、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一定是在伴随着重力的改变,如从座位至卧位;或从卧位至座位;或者卧位时从一侧翻到另一侧时的重力的变化;而颈椎病往往是头位转动到某一个角度的时候出现。3、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一般持续几秒钟或一分钟以内缓解;而颈椎病导致的晕,一直持续,不会突然缓解;4、此外耳石症存在一定的自愈性,很多患者会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情况;而颈椎病短期之内很难缓解。

耳石症一般怎么治疗?

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但别跑错科室哦——耳鼻喉科。耳石症的治疗有复位手法、康复训练法、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耳石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耳石复位,不同的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方法不同,而复位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位于半规管的耳石回复到椭圆囊中。复位治疗是首选,药物治疗仅作为辅助方法。例如患者眩晕症状明显,又伴有呕吐,可以给予前庭抑制剂缓解一下眩晕、呕吐的症状。另外,在复位治疗后的一部分患者可以给予倍他司汀缓解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

耳石症的预后

该注意什么?

临床上发现,很多BPPV患者经过复位治疗以后,典型的体位改变诱发的眩晕消失了,但是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有头晕症状,考虑可能的原因有:一、半规管中仍然存在少量的耳石,随着体位的改变,这些少量耳石在半规管里面移动,不足以诱发典型的眼震,可是却足可以引起头晕;二、耳石是从椭圆囊耳石膜上脱落下来的,经过手法治疗,脱落的耳石从半规管里面回到椭圆囊,被吸收掉,但是毕竟椭圆囊耳石膜结构发生了改变,功能相应的受损,引起相应的头晕症状;三、平衡系统被破坏以后,恢复需要中枢代偿,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头晕会持续一段时间。耳石症手法复位成功后仍然有很多患者会出现头晕,有一部分会持续1周以上。所以耳石症的治疗不能满足于手法复位后眼震的消失,还要注意重视头晕的治疗,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复位成功后头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持续时间也长,应该给予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dyy/7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