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食谱 >> 正文 >> 正文

预防春季传染病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1-5-2
春天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季节,虽然生机勃勃,但细菌和病毒也在这个季节最为肆虐。因此,做好各种疾病防控就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春季传染病有哪些吧!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过患者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临床以发热、咳嗽、眼结膜炎、流泪、流鼻涕、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等为主要症状,疹退后出现康复样脱屑。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

主要症状:水痘的主要症状是身上起皮疹和发热,一般首先在脸部,头皮,然后是四肢部位,皮疹过后就会形成疱疹,直至结痂。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为肺结核患者的其他常见症状。

我们这样预防春季传染病

1、认真、细致做好晨检及午检。

2、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3、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4、正确方法洗手。

5、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7、消毒工作做到位。

预防传染病儿歌

小朋友,要干净,讲究卫生少疾病。

手脸勤洗衣常换,随地吐痰坏习惯。

衣着整洁勤洗澡,饮食卫生要把好。

按时体检注疫苗,病从口入要记牢。

不洁食品不入口,饭前便后要洗手。

废弃物品自动捡,丢入箱中无污染。

室内卫生要搞好,多洒水来勤打扫。

按时作息多锻炼,预防疾病身心健。

撰稿:孟玉霞

照片:孟玉霞

排版:杨洪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sp/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