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整体调节、辨证施治的优势。其不仅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防御能力,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缩短病程,减轻感染时的症状,缓解患儿多汗、厌食、便溏等不适,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而且一些中药富含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可改善患儿的亚临床营养不良状况。中医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方法很多,如小儿捏脊、推拿按摩、贴敷或中药穴位注射等,疗效肯定。
小儿复感对成长有何影响?
各种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都能产生直接影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病变发生的部位、病程的长短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小儿复感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容易引发肾炎、心肌炎或者是哮喘等。久病会导致小儿进食不足、发热使能量消耗增多,导致营养不良发生,不仅会限制正常的生长发育,也会使机体免疫功能遭到破坏,感染机会增多,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小儿复感没有死亡病例报道,但会严重影响宝贝及家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儿童的成长发育期要积极防治疾病,及早治疗减免对生长发育造成长期或永久性损害。
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4种方法
1.中药汤剂/中成药临床根据患儿的不同证型,可辨证选用相应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肺脾气虚证:此类患儿除易感症状外,平素常有多汗、气短、厌食、面黄、倦怠、乏力、大便稀、口唇色淡、舌淡红等表现。临床上宜采用补益肺脾的方法,予玉屏风散加味。市售的中成药有童康片、玉屏风口服液、玉屏风颗粒等。
气阴两虚证:患儿除上述气虚证候外,还常见口渴、便秘、手足心热、夜寐不安、地图舌等阴虚证候。临床宜采用益气养阴的方法,常用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市售的中成药有槐杞黄颗粒、贞芪扶正颗粒等。
肺胃实热证:此类患儿形体壮实,平素嗜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总爱上火;常见咽红(伴咽痛)、口臭或口舌生疮、易汗出、夜寐欠安、大便干、舌红、苔厚或黄等表现。此属实证易感儿,切忌一味补益,否则易引火助燃,反而加重病情。对此类患儿宜采用清宣肺胃或通腑泻热的方法,常用银翘散或凉膈散加减治疗。中成药可选用儿童清热导滞丸、王氏保赤丸等。
如果孩子太小,服药确实困难,还可选择捏脊、推拿、中药贴敷或中药穴位注射等外治疗法。
.捏脊疗法捏脊疗法是儿科常用的一种推拿方法,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进行按摩,调和阴阳,疏理经络,行气活血,恢复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该法简便易行,家长易于掌握,在家中即可操作。
具体方法:患儿俯卧,一法是施术者两手半握拳,双手食指抵于背脊上,再以两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并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另一法是施术者用双手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对,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两侧捏起皮肤,不断向上捏至大椎穴止。如此反复3~5次,捏到第3次后,每捏3把,将皮肤提起1次。
在上述常规捏脊法的基础上,根据四时节气和儿童的不同体质特点,增加推拿相应的穴位,即四时辨体捏脊法,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认为,春季肝经行令,腠理开疏,易受寒邪侵扰,故加肝腧、肺腧;夏季心经行令,阳气旺盛,又多湿邪困脾,故增心腧、脾腧;秋季肺经行令,燥气偏盛,易伤肺津,故加肺腧、大肠腧;冬季肾经行令,加肾腧、膀胱腧。在体质方面,痰湿体质者可加三焦腧、脾腧以健脾化痰;内热体质者加肝腧、心腧以清热;气虚体质者加肺腧、脾腧以补益肺脾之气;气阴两虚体质者加脾腧、肝腧以益气养阴等。
3.穴位贴敷法穴位贴敷法适用于皮肤不易过敏的易感患儿。在夏季三伏天及冬季三九天采用中药(如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等)研末,以生姜汁调制成软膏或药饼外敷于肺腧、膏肓、大椎、膈腧等穴位,用于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4.穴位注射法主要用于一些大龄且不怕扎针的患儿。用中药注射液(如黄芪注射液)注射患儿双侧足三里穴,每次每穴0.~0.3ml,每周两次。
复感儿平时注意什么?
复感发生的原因很多,除感染相关因素外,还涉及免疫系统与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
平时应注意环境卫生,室内空气要流通,适当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按时预防接种。感冒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合、人群聚集地。避免接触过敏物质,如尘螨、花粉、油漆等。饮食多样而富有营养,不偏嗜冷饮及肥甘厚腻。汗出较多时,用干毛巾擦干,勿吹风受凉,洗澡时尤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往期精彩回顾▼防感染,提高免疫力是关键!按央视“官宣”做医院里“艾”香飘,驱疫戾、防感染,“艾”你安安心心来就诊…你不了解的中医蜡疗--医院都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sp/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