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眩晕是患者就医时主诉症状中非常普遍的一种,仅次于头疼和发热,临床上占第三位。门诊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病人,早晨起床坐起以及晚上睡觉躺下或者在半夜向一侧翻身的时候,突然出现剧烈的天旋地转,视物晃动,往往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然而,以往很多类似的病例往往被误诊为颈椎病、梅尼埃病、脑供血不足等,殊不知这样的症状,十有八九是由于耳朵的问题所引起,这种耳朵的疾病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称为耳石症。
许多非眩晕专科的医生往往对耳石症比较陌生,导医院、多个科室,做了许多检查、用了很多药物却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诊治。医院眩晕专病门诊是吉林省首家此类门诊,由从业近二十年临床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专家刘艳华副主任医师出诊,下面,小编就代大家向刘医生请教一下耳石症的相关知识。
为什么耳朵的疾病可以引起眩晕呢?
我们耳朵的最深的部分———内耳不但负责听力,而且与平衡功能相关。内耳有感受人体的位置以及运动变化的感受器,再把这些信息输送到大脑。如果一旦这些感受器出现问题,错误的信息输送到大脑,患者就会感觉天旋地转或者摇摇晃晃,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眩晕。
什么是耳石症?耳石在人体中又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人的内耳结构中包括两个与平衡功能有关的囊和三对半规管,即球囊和椭圆囊,主要功能在于感知重力及直线加速度的刺激,以保持人体在静动态下的姿势及运动平衡。这在内耳中的椭圆囊和球囊上,都有一种感受直线加速度的结构,称为囊斑。它的表面有一层耳石膜,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称为耳石。
耳石是一些非常小的晶体,正常情况下是附着在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它们就有可能掉入与椭圆囊相连的三个半规管中。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老年性衰老、内耳供血不足、迷路震荡、中耳炎、耳部手术和前庭动脉前支阻塞等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耳石脱落。这些耳石会随着头位的变化而发生位置的改变,导致内淋巴的流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眩晕。
耳石症的治疗主要靠手法复位
耳石症的治疗不靠打针、吃药,主要方法就是手法复位,把耳石从半规管中旋转出来,重新回到椭圆囊中,从而治愈这种疾病。虽然复位手法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有不少技术含量,必须由专业医生来执行。如反复发作或手法复位无法成功,就应考虑手术治疗。
耳石症的诱发实验及手法复位
眩晕专病门诊
医院眩晕专病门诊为吉林省首家,由从业近二十年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出诊。针对病人不同病因采取药物治疗、手法复位、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给予病人先进全面的诊治。成立以来,已为众多眩晕症病人解除了病痛。
出诊专家:刘艳华
出诊时间:每周三下午13:00—15:30
咨询
专家简介刘艳华,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内科20年,从事眩晕专病工作5年余,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目前担任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青年常务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学组组长。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委员。吉林省眩晕医学诊治推广联盟副理事长。吉林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长春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信息来源:医院
制作:医院宣传科
文章编辑:刘速
平台编辑:张馨元
宣传科-
电子信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sp/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