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生,男,四十岁。听说社区有免费的测量血糖的活动,唐先生觉得血糖不影响身体健康,再加上自己身体挺硬朗,又年轻,应该不会有血糖的问题,妻子劝说他反正是免费的体检,测一测又没损失,唐先生这才去做了体检,血压正常,血糖是空腹测的,为9mmol/l,体检医生告知唐先生:这个空腹血糖算是血糖偏高了,你得注意控制一下血糖。
唐先生觉得血糖高不算什么,只是最近的确食量见涨,妻子却不这样想,让唐先生吃完午饭后再去测量一次餐后血糖,测得血糖值为:12mmol/l,葡萄糖负荷试验2小时血糖为13mmol/l。
唐先生觉得自己身体没有大问题,医院体检,只是最近一个月身体发生了一点小变化:频繁口渴,频繁跑厕所等等,加上喜欢躺着坐着刷手机不喜欢运动的习惯让他长胖了十斤左右,在妻子的劝说下医院检查身体。
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以及肝肾功能,除了血糖其他指标都正常,空腹血糖是10mmol/l,诊断为II型糖尿病。
医生建议唐先生暂时先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家中准备血糖仪,每天监测血糖,嘱咐了食物方面的禁忌,医院检查,必要时住院控制血糖。
唐先生终于接受了自己有糖尿病的事实,按照医生的建议开始了自己的“降糖”生活。唐先生和妻子每天都会在公园锻炼一个小时,饮食严格控制,药物和检查也没落下,血糖在半年后慢慢趋于稳定。
通过唐先生的“降糖”之旅,其实会发现唐先生对于血糖升高的认知不够,现在来科普一下血糖偏高,对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血糖偏高对身体的影响
血糖高正常情况下血糖升高和其他因素影响下的血糖升高,一种是心情紧张,饱食一餐后,剧烈运动后等特殊情况引起的血糖升高。
另一种是正常情况下测量血糖偏高,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血糖持续增高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长期下去胰腺功能会出现衰竭,而且确诊为糖尿病后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都是危险因素。
血糖升高会衰减功能。
胰腺中的β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离不开血糖升高,β细胞是胰腺产生胰岛素的动力,而高血糖是破坏β细胞的关键因素,高血糖的糖毒性,糖脂毒性脂肪介质都是导致胰腺内β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原因,这时候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被破坏,胰腺功能会出现衰减的现象。
血糖升高会影响肾功能。
有学者经过对小鼠的肾脏实验发现:血糖波动会对肾脏的纤维化造成加重的影响。具体运行机制表现在糖尿病自身控制血糖方面,如果血糖比之前升高太多,肾脏中的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就会影响到肾功能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肾衰竭。
血糖升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
持续高血糖的状态会大大增加糖尿病患病几率,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概率也随之升高。全身的血糖处在升高的状态下,心血管会收缩,变得狭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危险的是糖尿病心肌炎,引起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的严重后果。
了解到血糖偏高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后,会发现血糖偏高的最终结果是糖尿病,如果不服用降糖的药物,本来只是血糖偏高的,到后面会导致糖尿病,一起来看一下原因。
二、不服用降糖药,血糖偏高为什么会发展成糖尿病呢?
第一,血糖偏高离不开胰腺内的胰岛素,糖尿病也是。
机体内的胰岛素分量不足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这是血糖偏高的主要表现,长时间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发展成糖尿病。糖尿病之,所以需要服用降糖药,有两个病理原因。一个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另一个在下文具体介绍,也就是体内胰岛素抵抗。
第二,体内胰岛素抵抗也是血糖高发展成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的另一个病理原因是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出现吸收障碍,也就是体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重要的促进人体代谢的物质,比如糖代谢,蛋白质合成代谢等等都少不了它,II型糖尿病的根本病理性原因也离不开胰岛素,当机体胰岛素抵抗时,血糖偏高就会出现胰岛素的吸收障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般是环境因素或者遗传因素的影响下,机体会出现抵抗胰岛素的情况。像唐先生就是典型的环境因素的例子,唐先生不爱运动,喜欢躺着,这是机体活动不足的表现,可能导致肥胖,肥胖很容易引起糖尿病,遗传因素就不多做解释了,上一代影响下一代的情况。
第三,高血糖与糖尿病是相互伴随的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可以通过神经系统以及激素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血糖的来源与排出,但是在遗传因素的影响下,就以糖尿病家族遗传史为例,机体的整个血糖的来源与去路的平衡被彻底破坏,高血糖随之出现,由此得知,高血糖与糖尿病是相互伴随的关系。
总结来说,血糖偏高发展为糖尿病的前提是血糖持续保持增高的状态,这也是强调控制血糖的原因。如果的血糖可以通过饮食和锻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暂时可以不用服用降糖药;但当锻炼和饮食等都不能控制血糖并且发展成糖尿病的情况下,就需要选择服用降糖药了,但用药情况需谨遵医嘱,服药的同时也要继续保持锻炼和注意饮食的好习惯。
三、降糖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血糖的好方法
降糖药有很多种,在这里介绍四种比较常见的口服药物。四种口服药物类型分别是二甲双胍,格列吡嗪,阿卡波糖,吡格列酮。但是如果能够通过日常生活的健康生活习惯来控制血糖,就可以不用服用降压药了。
二甲双胍:是体型较大,脂肪较多的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选择。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力,可以延缓葡萄糖在身体内的吸收,并且整个吸收过程中不对胰岛素产生任何影响,所以也是II型糖尿病的最佳选择;对于体胖患者来说,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改善脂肪代谢,肥胖离开脂肪,也就毫无用武之地。需要注意的是,有过乳酸中毒史的人慎用,二甲双胍会让乳酸堆积,为避免发生事故,最好不用。
格列吡嗪:该药物是比较常用的磺脲类促泌剂,在食物和运动方面做不到控制血糖的II型糖尿病患者比较适用。同时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术后呕吐,不适的反应很少,降糖效果明显。需要注意的是,肝肾功能不全不适合服用此药物。
阿卡波糖: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降糖药,因为它适用于各种糖尿病,某些降糖药没有效果的可以尝试服用阿卡波糖,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的联合用药效果也明显不错,减缓蔗糖和淀粉的分解速度,起到降低血糖的关键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此药的同时也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出现低血糖反应最好使用葡萄糖。
吡格列酮: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改善β细胞的功能从而直接控制血糖。可以增强胰岛素的利用效率,减少肝糖的输出,被机体吸收的概率变大,而且不会有低血糖的不良反应,特别注意的是,有酮症酸中毒或者I型糖尿病的不要服用此药物,只有胰岛素存在的情况下吡格列酮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降血糖的药物简单介绍之后,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锻炼控制血糖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唐先生也用自己的经历证明自身控制的重要性。合理的饮食,从少油少甜少盐做起,日常生活三餐合理安排,避免烧烤宵夜等重油重盐的食物摄入;锻炼身体,适当的减脂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是身体免疫力提高的必备。
四、总结
唐先生作为有多尿多食的II型糖尿病患者,在社区测量空腹血糖为9mmol/l,餐后血糖为12mmol/l后,就应该引起重视,这是明显的高血糖的情况,只是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
在经过精确检查后确认是糖尿病后就需要控制血糖,唐先生养成了很好的生活方式——每天运动一小时,所以说血糖偏高,可以先通过饮食摄入和锻炼控制血糖,这种方式不行再采用服用降糖药的方式,要知道血糖偏高的危害还是很大的,血糖偏高会影响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如果饮食和身体干预无法降低血糖,那么科学服用降糖药才是正确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sp/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