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危害 >> 正文 >> 正文

才39岁就严重心衰,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18-12-25

牙齿坏掉了,那就镶一个

肾生病了,那就切掉一个

但要是心脏功能不断下降,那咋办?

.

.

.

“那也换一个呗”

来源:soogif

“换心术”在电视剧看多了

但身边还真没有遇上,这究竟能行不?

医管君拍着胸脯保证——

“能行!”

作为全国首批广医院之一,深医院已成功完成15例手术,最长存活的患者已有16年。

近日,在深医院

也成功地完成了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接受“换心术”的这名患者早在年

因反复胸闷、气促入院

后确诊为↓↓↓

扩张型心肌病、全心扩大、二尖瓣轻-中度反流、心律失常、心功能Ⅲ-Ⅳ级

心脏病常见症状有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痛或胸部不适等。

患者今年只有39岁,但已严重心衰

最近3年,心脏功能不断下降

此时,唯一救命的办法就只剩——

“心脏移植”

在医院心脏移植中心登记备案

并完善心脏移植相关检查后

像是众多等待器官供体的其他患者一样

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等”

来源:giphy

事实上,在这场生命接力中

除了依靠医生们高超医术外

捐献者的出现更是使生命得以延续的前提

你们应该都是天使吧(来源:网络)

9月3日19点

医院的心脏移植负责人杨建安院长

接到紧急通知:

一位脑死亡患者自愿捐献心脏移植供体!

杨建安院长立即率领心脏移植团队

启动紧急手术预案

重症医学科、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手术室多科协作紧急方案迅速启动

各器官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心脏只有6-8小时,缺血时间越长,器官的质量及器官接受者的预后越差,生存率越低。

供体捐献的消息一旦确定,就必须争分夺秒,联系接受移植的患者及家属,评估病情,准备器械、耗材、衣物、保温箱,计算到达及返回时间等。

9月4日下午

医护人员怀着最深的感动和感恩

向捐献者遗体告别、默哀后

将捐献者捐出心脏迅速送到手术室

△手术进行中

手术室里,

杨建安院长率领的心脏移植团队

已经准备就绪

△手术进行中

 9月4日21点许

历时6小时,换心成功

患者送进ICU心脏移植监护病房生命体征平稳

△接受“换心术”的患者恢复良好

术后第1天

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病情稳定

在ICU心脏移植病房继续接受

心功能、器官脏器功能维护、抗感染、

抗排斥反应等支持治疗

用先进的抗排斥理念和方法闯过排斥关

对于心脏移植患者来说

最难闯的是术后的免疫排斥关

 

什么叫免疫排斥?

打个比喻↓↓↓

就像我们的身体里原本住着一家人,突然间闯进了一个陌生人(移植的心脏)。自身的免疫系统发现闯入的陌生人,身体细胞联合起来对“入侵者”进行“攻击”。

因此心脏移植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降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来尽可能的保护心脏,但是免疫抑制剂也会带来不良反应,如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等。

来源:网络

为了帮助患者度过免疫排斥难关,医院心脏重症医学团队学科带头人陈伟新副院长、温隽珉主任率领心脏移植术后监护团队——

①评估心脏功能

②监测各项生化指标及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

③为患者制定了适合的围术期康复治疗方案

④每日商讨免疫治疗及感染防治措施

⑤重症医学科专业护理团队不分昼夜精心看护

......

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心功能恢复良好,术后第6日便可下床轻微活动,随后在ICU进一步监护康复治疗。

团队技术成熟

心脏医院常规手术

心脏移植手术难度高,术后并发症多,围术期管理复杂,不仅要求主刀医生水平高,还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需要一支心外科、手术室、麻醉科、体外循环和ICU的等多学科合作的团队来集体协作。

△手术画面

自年起,医院已开展了15例心脏移植手术,无论是手术成功率还是术后生存率,其心脏移植的综合水平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这么难扛的“生命接力”,是什么优势让心脏移植成为医院常规手术?

近年来,医院在心脏移植各个研究领域不断深入探索,经已形成三大优势——

①经验丰富:已在心肌保护、手术技巧、术后抗排斥反应、术后监护隔离、远期随访等方面取得丰富的经验。

②团队优秀:经过多年的磨合和实践,医院已经拥有一支优秀的心脏移植团队,包括技术精湛的心外科医生、麻醉师、体外循环及强大的术后监护团队。

③技术成熟:移植的技术已经很成熟,让每例手术都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

△手术画面

编辑:医管君

素材来源:深医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wh/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