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
学龄前幼儿为易感人群。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手足口病相关的防治知识吧。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宝贝,可引起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口腔疱疹后期形成溃疡。
手足口病的症状
1.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容易混淆。
2.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溃破后形成溃疡,造成剧烈的疼痛。因此,不少孩子患病后会因为疼痛而哭闹、不安。
3.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4.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肠道病毒多种型别均可引致,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感染最为多见,尤其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危害较大。该病全年均有发生,4-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的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关键是做好卫生工作,切断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饮食习惯。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做好室内室外的卫生清洁工作。室内勤通风换气、洗晒衣物;避免带孩子去大量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3.每天对幼儿用品及时消毒。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
4.加强幼儿免疫力。注重营养搭配;多带孩子出去运动、晒晒太阳;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
-
编辑:魏佳丽
审核:彭思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wh/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