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症状 >> 正文 >> 正文

从心衰禁忌药到心衰金牌药,阻滞剂成功逆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0-10-2
白癜风的防治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2474.html

要说β(受体)阻滞剂您也许不熟悉,可是要说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康忻、博苏)、卡维地洛这些药,您可能就会觉得很熟悉。

这类药物,现在广泛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的治疗,不仅如此,这类药物还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金三角中的一角哦!

可是,早先β阻滞剂刚出来的时候,是心衰治疗的禁忌药。

为什么呢?

因为所谓“心力衰竭”(心衰),就是心脏的能力不足了,衰竭了,泵不动血液了,不能满足全身对血液循环的需要了。那怎么办?既然力量不够,就增加次数,尽量让心脏跳快些,同样的时间里多工作几次;再有,鼓鼓干劲,动员心肌的收缩力再加强一些。这样,使心脏能够尽量满足全身血液供应的需求。

身体会怎样调节呢?身体里一个叫做“交感神经”的神经系统发力,分泌各种介质、神经激素,刺激心脏上的β受体兴奋。β受体一兴奋,心跳就加快了,心肌的收缩力也增强了,心衰的情况就会暂时好转。

可是β阻滞剂是干什么的呢?是阻断β受体、从而可以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的(β阻滞剂全称叫做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这不是和上面的需求相反吗?那怎么能用于心衰的治疗呢?所以,在那个时候,大家都认为β阻滞剂是不能用于心衰治疗的。

再加上最早研制出来的β阻滞剂,作用还不那么专一,阻断β受体时也不那么精准,不管什么β受体,β1、β2受体一网打尽。要知道心脏上主要是β1,而气管上主要是β2。这种不问青红皂白地把β受体一网打尽,就影响了不该影响的器官,也增加了不良反应,比如会引起哮喘发作,所以禁忌也多。而且那个时候在用量用法的掌握上也不那么精细。

所以,那个时期治疗心衰,都是用强心甙的,比如洋地黄之类的。大家也都知道心衰是要用强心药的。

那β阻滞剂又是如何逆袭成功的呢?

这源于人们对疾病、对药物治疗的认识不断进步和深化,源于药物研制的进展。

对心力衰竭治疗的进一步研究观察发现,对已经衰竭的心脏,强心治疗无疑是雪上加霜。心脏本来就有病了,力量不足了,衰竭了,你还老是交感神经兴奋,刺激心脏竭尽全力,那它干着干着怎么也是不行了;而且总是刺激也疲沓了,给心脏用强心甙也是如此。心脏衰竭到一定程度,再兴奋交感神经、再强心药也刺激不起来的。因此就有很形象的说法,用强心药治疗心衰的方法是“鞭打病马”。本来嘛,好马,那是“马不扬鞭自奋蹄”,病马呢?你再打它也跑不起来啊。

而且那个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会带来很多坏处。比如会激活身体里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这个系统会升高血压,还会引起“心肌重塑”,因此心脏会肥大,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力量会更差;当然还会增加身体里的水钠潴留,不仅引起水肿,还会反过来加重心脏的负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产生过量的神经介质、内分泌激素,这些物质对心肌细胞是有毒性作用的,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

还有,心跳增快了,心脏舒张的时间变短了,心肌的供血就会减少。

凡此种种,都对衰竭的心脏不利。所以,要反思我们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思路了。

对于已经衰竭的心脏这匹病马,是不是应该让它减轻负荷、休养生息,以恢复疲劳、恢复功能呢?

这个时候,研究的β阻滞剂也有进步了。新研制的第二代β阻滞剂可以有选择地去阻滞心脏上的β1受体,而且是高度选择性,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这样,就可以精准地针对心脏,针对心脏上的β1受体(心脏上也有小部分β2受体的)发挥作用,作用强了,副作用也减少了。

用了β阻滞剂后,这些药物就选择性地阻断了心肌细胞上的β1受体。这样,就阻断了身体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对心脏的作用。

β阻滞剂阻断心肌上的β受体,交感神经兴奋的指令就被阻断了。于是,心跳减慢了,心肌收缩力也减弱了。心跳慢了,舒张期延长了,休息时间多了,供血也改善了。心肌收缩力减弱了,心肌本身需要的能量就会少些,心肌细胞的营养也得到改善,力量反而会得到加强。

而且研究还发现,用了β阻滞剂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心脏β受体的成分组合会发生调整改变。当药物阻滞β受体后,β受体反而会有一些增加,就像有压迫就有反抗似的,你阻断我,我就会增多,医学上叫做“受体上调”。不仅如此,β受体中的β1受体和β2受体的比例还会发生变化,β1会更多一些。这样改变的结果是,心脏上的β受体对自身交感神经的作用更加敏感了。那交感神经不用太兴奋就能调动心脏了,心脏的功能也会增强;交感神经也不用分泌那么多对心肌有毒性的介质、激素了,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也会减少。

交感神经不那么兴奋了,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作用也就减弱了,“心肌重塑”就被控制了,这些对改善心功能也是大有好处。

这样一来,治疗心衰的策略和药物就都改变了。

对于已经衰竭的心脏,不是再用强心药物让它使劲收缩、快跳,“鞭打病马”,而是要减轻负荷。其中之一是用β阻滞剂让心脏跳得慢一些,收缩的力量小一些,使心肌得到休息;而心肌在休息增加的期间,供血也可以得到改善,心肌的营养也就会得到改善,受损的心肌得以修复,力量反而会增强。

同时,β阻滞剂可以改善心肌细胞对自身交感神经的敏感性,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就会减弱,分泌的对心肌有损害的神经介质、激素减少了,心肌细胞的损伤也减轻了,心肌组织的“重塑”也抑制了,损伤的心肌逐渐修复,心功能逐渐恢复了。

所以,β阻滞剂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的心脏的功能。

心力衰竭患者用了β受体阻滞剂后,心肌得到了休息,供血得到了改善,心肌损伤减轻,心脏重塑抑制,心脏逐渐恢复自身的活力和力量,心功能改善了。

结果呢,β阻滞剂减慢心跳(负性频率,负性传导)、减弱心肌收缩力(负性肌力)的结果是负负得正,心肌收缩力增强了,心功能改善了。

这样,β阻滞剂就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成功逆袭,从心衰治疗的禁忌药物成为心衰治疗的金牌药物,金三角药物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β受体阻滞剂都可以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的。目前研究证实可以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β阻滞剂是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β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的起效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应用也是有条件、有技巧的。因为如果对于心衰患者,一上来就用药就明显地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心衰症状是会明显加重的。因此,用药需要小剂量起始,逐渐地调整增加剂量,最终达到目标剂量的。

#战疫必胜#

头条健康

健康真相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4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