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嘴巴里的“小痘痘”
近期在晨检过程中会检查出口腔内有“小痘痘”的幼儿,我们会通知家长就医确诊。
家长一:“娃只是前两天吃了比较上火的食物,上火了而已!”
家长二:“孩子活蹦乱跳的,又没发烧,就长了些口腔溃疡。”
家长三:”前几天去看过医生了,是上呼吸道感染,再说了又不是手足口病。”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它可是手足口病的“好兄弟”,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手足口病。
怎么传染的?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传播途径
它主要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一般来说,这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为4-6天,严重的(多见于<3岁儿童)可能要2周,这部分幼儿发病期间,可能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1
疱疹性咽峡炎长疱疹的地方比手足口病少。
2
嘴里疱疹相对比手足口病的多,但没有手足口病那么疼痛。
3
疱疹性咽峡炎大部分幼儿都会发热,手足口发热比例相对较低。
与口腔溃疡的区别
上对比图一目了然
疱疹性咽峡炎预防措施
目前,针对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相应的疫苗,关键要预防。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2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3
多通风,在疾病高发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4
孩子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5
6月龄-5岁的适龄儿童可接种EV71灭活疫苗(但请注意,不同疫苗产品的适种年龄略有不同),预防由EV71病毒所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疱疹性咽峡炎返园复课要求
幼儿发病后,可通过咽部分泌物和粪便排出病毒,其中粪便病毒排毒时间可长达4-8周,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所以一般需要1-2周时间居家隔离,以免传染给他人。1
为保证幼儿在园的健康,凡在晨检中发现口腔有疱疹的幼儿需带回就医,确诊。
2
若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需隔离一周后并带上痊愈证明才能返园。
3
若不是疱疹性咽峡炎,也需待口腔中疱疹完全消掉才能返园。
返园时,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来园。
肺炎支原体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肺炎较常见的病原体,主要经过传染急性期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经空气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潜伏期2~3周,其发病主要与室内活动增加及密切接触有关。临床表现及易感人群
支原体感染可表现为咽炎、气管支气管炎,也可导致孩子发热,刺激性咳嗽,支原体是学龄期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之一,具有传染性,容易引起群体发病。肺炎支原体诊断依据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检查并不具特征性,单凭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检查无法做出诊断。若要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病原体的检测。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返园标准以血清检测报告为阴性,方可入园)。返学复课证明由校(园)医开具/核定
患病的孩子观察期满或隔离期满且病愈后,需经校(园)医检查确认并开具复课证明后方可回课室上课;医院痊愈证明的,亦需要先经过校(园)医复核并确认后方可回课室上课;如医院的痊愈证明和校(园)医复核结论不一致,以校(园)医的结论为准,孩子暂不复课,并遵照校(园)医的休假建议继续休息。居家观察期进展需家长告知校园
家长在家中如发现孩子出现疑似早期症状时,应及时、如实地将症状告知班主任或校(园)医。家长的义务配合是疫情工作的重要保证
无论孩子是否发生传染病,家长均有义务配合校园或疾控机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应急接种、停课等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在接触疑似传染病早期症状患儿时,家长(包括其他家庭成员)也应做好自身防护和相对隔离。
用心爱孩子,踏实做教育
年嘉勋幼儿园春季学期招生进行中
招收对象:2岁半—6岁的小朋友
报名电话
更多往期内容:1.嘉勋幼儿园伙食实拍记(-5-14)2.孩子能不能适应小学,这几件事非常重要3.邀请函嘉勋幼儿园“家长助教进课堂,携手共进促成长”主题活动诚邀您的参与!4.书香润童心,好书伴成长——嘉勋幼儿园阅读月系列活动5.叮咚~嘉勋幼儿园四月生日会和自助餐来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