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症状表现 >> 正文 >> 正文

罕见,布鲁氏菌病患者并发心肌炎病例分享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1-4-3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0岁,已婚。无已知合并疾病,主因发热3个月且伴有明显体重减轻入院。患者既往3个月内曾使用多种抗生素和抗疟药物治疗发热。

入院检查,血压/80mmHg,心率次/min,体温38.3℃,呼吸频率26次/min。一般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存在黄疸和肝脾肿大。心脏听诊未见异常,呼吸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降低为99,k/μL,转氨酶升高为μ/L,血沉(ESR)显著升高为65mm/h,,C反应蛋白(CRP)mg/L,血红蛋白(Hb)10.9g/dL,血细胞比容31.8%,平均红细胞压积(MCV)79.9%,白细胞计数4.7g/dL,中性粒细胞占比64.6%,淋巴细胞24.8%。总胆红素6.36mg/dL,直接胆红素5.98mg/dL,丙氨酸转氨酶(ALT)U/L,碱性磷酸酶(ALP)U/L。外周血涂片显示红细胞大小不均和异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0.6%。

病毒学标记物,HIV和胃灌洗液抗酸杆菌(AFB)均为阴性。相隔12h的两种血液培养均呈阴性,尿培养及药敏未见细菌生长。胸部X线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均正常。

在入院第7天,患者出现了突发性呼吸急促。经检查发现双侧肺底细湿啰音,颈静脉压升高,双侧足底水肿,直至足踝。

心电图检查显示V1和aVL导联T波倒置,如图1所示。肌钙蛋白I为3.5ng/ml。当时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射血分数(EF)为40%,诊断为心肌炎。

(图1患者入院第7天的心电图)

由于患者持续出现发热高峰且自述曾饮用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于是进行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牛布鲁氏杆菌滴度1:,羊布鲁氏杆菌滴度1:。重复ESR和CRP检查,结果分别为80mm/h和mg/dl。最终诊断为布鲁氏菌病合并心肌炎。

患者开始接受链霉素1g,1次/d,连续2周;强力霉素mg,2次/d,连续6周;以及利福平mg2片/次,每日上午服用,连续6周。治疗2周后,患者退热。实验室复查结果:Hb12.3g/dL,MCV84.8%,WBC5.5g/dL,中性粒细胞51.8%,淋巴细胞34.8%,血小板计数,k/uL,总胆红素2.81mg/dL,ALT45U/L,andALPU/L。

分析讨论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类通过接触被感染动物的体液或摄入源自这些动物的食品而感染,主要以长期反复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为临床特点,可表现为多器官受累。但布鲁氏菌病很少累及心脏,如果布鲁氏菌病累及心血管系统,心内膜炎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心肌炎是一种罕见的成人布鲁氏菌病的并发症,多数情况下由心电图和/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很少有关于布鲁氏菌相关性心肌炎的病例报告。

布鲁氏菌相关性心肌炎患者通常对抗生素治疗反应良好。本例患者接受了三联抗生素(强力霉素,利福平和链霉素)治疗后,症状迅速消退。因此,及时诊断布鲁氏菌相关性心肌炎并提供适当的抗生素治疗非常重要。

人群对布鲁杆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多见。在发热患者的评估应考虑到这一点,特别是当出现非特异性症状时。布鲁氏菌病的心血管并发症虽然罕见,但应被认为是心肌炎的潜在病因,特别是在布鲁杆菌流行的国家地区。如果患者布鲁氏菌检测结果呈阳性时,应考虑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参考资料:

1.BhattyS,KumarP,JavedB,etal.(November05,)ARarePresentationofBrucellosisasMyocarditis.Cureus12(11):e.doi:10./cureus.

2.罗玲,周宝桐,王焕玲,等.布氏菌性心内膜炎六例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华内科杂志,,56(10):-.

3.《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中华传染病杂志,,35(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bx/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