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预防
小常识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但也是一些传染病和过敏性疾病的高发阶段,而儿童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重视防护,使病毒细菌无处遁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呢?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流行性感冒
=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的症状
患有流感时,表现为高热,持续时间3-4天,有全身疼痛,以头痛最为明显,并且疼痛很严重;全身极度乏力,有时流鼻涕、鼻塞、咽喉疼痛、咳嗽,还可以发展为气管炎、肺炎、心包炎、脑炎和急性心肌炎等,严重者会威胁生命。
如何有效预防流感
1.要接种流感疫苗,这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最好方法。
2.是保持安全距离,如果距离患者1米以上的距离,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那些带病毒的唾液只能溅到约70厘米远,这样带病毒的飞沫就不会溅到你的眼睛和鼻子,从而避免了感染的发生。
3.常洗手,不用手揉鼻子和挖鼻孔,以免病毒通过你的这些不良习惯进入你的呼吸系统。
4.居室和住所勤通风。通风可以使污染的空气稀释,排出,让新鲜干净的空气流进来,不让病毒有存在的空间。
5.大量喝水。大量喝水能使人的口腔及鼻腔内粘膜保持湿润,有效地发挥清除细菌、病毒的功能。
6.增强身体锻炼和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营养以蛋白质丰富和富含维生素C、E的食品为主,如菜花、黄瓜、小白菜、鲜枣、生梨、柚子及谷类食物和坚果等。
7.流感流行期间尽量不去公共场所或举办集会。可以预防性地服用中药,如板蓝根等。
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如何有效预防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以锻炼幼儿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增强体质减少患病。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所以及时增减衣服十分必要,一味地“捂”并不可取。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让孩子稍微感觉有点冷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咳嗽等。必须去人多的地方,必要时可以戴口罩。不要去患了传染病的儿童家串门。一旦孩子患了传染病,就应隔离,不要去幼儿园及公共场所,以免传染其他人。
7、孩子的被褥、衣物、手帕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消毒,消除病原菌的传播。
诺如病毒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致呕吐和腹泻的肠道病毒,传播途径多样:经被污染的食物、水,近距离接触病例呕吐物和排泄物,或者接触感染者污染的物品等均可传播,加上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因此才会在冬春季高发。
诺如病毒人人易感,而且感染后常常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可能出现发烧、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身体不适。
如何有效预防
1.勤洗手,洗净双手。尤其是在吃饭前、做饭前、上厕所后,一定要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2.洗净果蔬。水果、可生吃的蔬菜,在食用之前务必认真清洗干净,建议瓜果最好削皮后吃。
3.食品煮熟煮透。吃的东西一定要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
4.加强通风。家里、工作场所、集体场所,要常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感染诺如病毒怎么办
1.大家对于诺如病毒也无须过分恐慌,绝大多数诺如病毒感染的患者是轻症,大多2~3天,就可以靠自身免疫力痊愈。
2.但婴幼儿、老年人等本身抵抗力较差的,感染后可能因脱水发展为重症。对于诺如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疫苗预防,也没有特异性药物,一般只能对症治疗。
3.如果老幼感染后上吐下泻,一旦出现脱水症状,即使精神食欲还好,医院口服补液盐;如果症状严重,就要及时输液治疗了。
家里人感染后怎么办
1.给患者独立的饮食用具等生活用品,最好能安排独立的厕所。
2.患者要远离厨房,不要到厨房去晃悠。并且从患病到康复后3天内,都一定不要去做饭或照顾其他患者。
3.患者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
4.患者住所要开窗通风或使用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患者呕吐或腹泻后,家人要及时清除和处理呕吐物和粪便,并清洗、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和物品,消毒可采取含氯消毒液或煮沸等,清理者务必戴口罩、手套,做足个人防护。
6.症状消失后的3天以内,身上携带的病毒仍然具有传播力。因此痊愈后3天勿到人群聚集处。以免造成病毒的再次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儿童疱疹性咽峡炎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科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黏膜红色晕斑及周围特征性的水疱疹。
病因与诱因
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也可单独发生。多发生于秋冬及冬春之交。
1.病毒感染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多见,多通过飞沫和亲密接触传染。
2.细菌感染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为主,还有梭形杆菌等。若细菌或毒素进入血液,甚至发生远处器官的化脓性病变。
3.其他病菌螺旋体等。
4.诱因很多致病菌都是条件致病菌,平常共生于健康人的口腔中,而不致发病。但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过度疲劳、营养不良、压力过大、情绪低落、环境卫生条件差、维生素缺乏、胃肠道疾病、口腔不洁、龋病、恶病质、血液病、中毒等,皆可诱发本病。也可因为共用餐具而传染。
相应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每次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但大多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好转。
预防与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保暖、保持心情舒畅、多喝水、吃稀软食物、禁烟酒、禁止辛辣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者,可给予抗生素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
·对症支持治疗:人体每天需要摄入毫升液体。如果咽痛剧烈不敢吞咽,可静脉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能量合剂等,补足生理需要量。发热患者由于汗液蒸发,补液量应该更大。发热38.5℃以上,可给予冰袋冷敷或酒精擦浴。儿童患者高热容易出现惊厥,应在惊厥发生前积极降温。
·局部治疗: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成人患者可清咽滴丸含服,每天三次,可帮助减轻咽部不适症状。
·注意愈后,增强预防:适当休息,进软食,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温开水。
·预防:保证充足的睡眠,随气温及时增减衣服。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多饮水,加强营养,避免挑食,注意休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什么是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儿童发病率极其高。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空气中传播,该病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
主要症状
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导致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预防措施
1.预防接种(最重要);
2.出门戴口罩,避免接触易感人群;
3.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经常通风,勤换、晒衣被;
5.发现患者,及时送医,并做好隔离消毒。
水痘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常伴有瘙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预防措施
1.不要接触病人;
2.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3.多吃含维C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4.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流行性腮腺炎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肿脖瘟、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
传播途径
早期患者及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
主要症状
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少到人扎堆的地方可以有效的预防感染;
2.同时外出时注意戴上口罩,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3.平时注意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相信我们共同携手,一定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享受快乐明媚的春天。
责编
汤立霞
审核
校务办
家长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bx/7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