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症状表现 >> 正文 >> 正文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防治小知识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1-7-28
白癜风能医得好吗 http://m.39.net/pf/a_4793225.html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防治小知识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自限性,主要发病人群为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多发于春夏季,4-7月是发病高峰。具有一定传染性,可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咽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特点:

1.潜伏期为3-5天,可无任何症状,但这时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

2.之后的1-2天,患儿表现为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烧,可达38℃-40℃,并伴有咽部发红、食欲不振等症状。

3.典型症状除高热外,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腭垂、舌部等。

4.水疱出现2-3日后破溃变为浅溃疡,进入低烧或退烧状态。

5.全身和咽部症状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个别患儿(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症状严重,发病期间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等肠道传染病,要坚持做到“一少二勤三早”:

1.少扎堆在人肠道病毒流行期(每年4-7月和9-11月),家长应该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2.勤洗手在人肠道病毒流行期,最经济和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勤洗手。孩子和家长都应该在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尽快使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婴幼儿的看护人在接触小孩前,特别要注意洗手。除了预防手足口病,经常洗手还可预防其它传染病,所以要“勤洗手、正确洗手,做好手卫生”。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消毒湿巾多含季铵盐和酒精,这些消毒剂对肠道病毒的杀灭作用较低,从防控人肠道病毒的角度,不建议用湿巾擦拭替代洗手,仅推荐在未直接接触手足口病患儿或污染物品的情况下使用。

3.勤锻炼儿童要增加户外运动,经常晒太阳,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人肠道病毒感染(如手足口病)。

4.早就医手足口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热不退等症状,以及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应及早就医。

5.早隔离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应遵照医嘱及时隔离,避免疫情在幼托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中的扩散。手足口病自然病程一般不会超过1周,病例的隔离期限为2周。隔离在家时,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6.早救治临床上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能会累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一定要注意及早发现及早救治。

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需要各位爸爸妈妈们和宝贝们一起勤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一起和病菌说拜拜!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bx/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