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什么叫心肌炎 >> 正文 >> 正文

黄芪,到底是升压,还是降压,中医分享3种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3-3-20

大家好,我是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李立志。

这是我的付费订阅频道,专门给大家分享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知识及问题解答。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点击我的头像,进主页私信我。

近几年黄芪比较出名,现代人经常气虚血虚阳虚各种虚,黄芪就是补虚药,比人参便宜,功效还适中,不会把人补得流鼻血。

古时候把黄芪也写作“黄耆”,“耆”代表长者,人到了六十岁以后,才能称作“耆”,黄芪被称为补药之长。很多中老年朋友家中也常备黄芪,其中也包括一些患有高血压的一些朋友。

关于黄芪升压还是降压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今天,有人说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升压,也可以降压,在什么情况下能用来降压?哪些人能用?

黄芪轻用升压,重用则降压

黄芪发挥降压功效,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人群限制,有些人用能降压,有些人用则会升压。二是剂量,小剂量使用会升压,大剂量可降压。

先说人群限制,什么人适合用黄芪?气虚导致的高血压人群。一些年龄稍长的朋友,体内阳气不足,脾气虚等原因导致气虚。

气虚的两个主要表现,一个是体力的不足,腰酸腿软,一干完活就感觉心慌气短。另一个是精神的不好,平时老是觉得累,提不起精神,胸闷头晕,同时还会容易出汗、容易水肿的表现,以上是比较典型的气虚证表现,气机运行障碍,需要把气往上提一提。

黄芪有把阳气往上提的作用,还益气健脾,有推陈出新的作用,进而改善机体的循环功能,把维持血压在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情况用黄芪一般不会升高血压,反能改善机体血液循环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使气的升降出入运行正常。

什么人慎用黄芪?肝阳上亢和阴虚阳亢的高血压人群。平时有眩晕头痛,眼睛干涩,夜间容易失眠多梦,心浮气躁,小事也总忍不住发火的高血压患者,属于阳亢,用黄芪容易导致虚火上升,加重病情。

再讲黄芪的剂量问题,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降压要用大剂量的。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临床治疗低血压,常用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的份量不会超过15g,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常用黄芪合温胆汤,方中黄芪份量必用到30g以上。

但黄芪毕竟是中药材,大家最好不要自行大剂量的服用,可请教专业医师,或私信本人为您确认是否可以服用,以及用量的问题。

分享黄芪的3种用法

1、黄芪代茶饮黄芪片5—10g(原则上是每次不超过15克),用开水直接冲泡,盖好泡10—20分钟,当茶饮用,想要黄芪出味更彻底,可反复冲泡。

2、黄芪山药莲子汤黄芪g,山药g,莲子肉(去心)g,此方常用来煲粥,具有健脾益胃止泻的功效。有朋友有时大便干结有时便溏,反反复复,饮食减少,饱食后容易胸闷腹胀的,可以用此食疗方。

3、黄芪桂枝五物汤此方是张仲景在桂枝汤(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的基础上加入了黄芪,主要起到补气、活血以及温通的作用。适合气虚血瘀、体内有寒气的朋友使用。主要表现为局部肌肉麻木疼痛,重者会有酸痛感,或者是冬天容易手脚冰凉,捂不热。

方中黄芪补气,桂枝通阳,芍药除痹,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同发挥温阳行痹的功效。现代主要用于治疗神经性损害的肢体麻木等症有比较好的疗效。

除了肝阳上亢人群,这些人也慎用黄芪

孕妇、月经量多的人

发烧、便秘的人群

炎症患者,比如咽喉炎、支气管炎患者

阴虚火旺人群

结语:恭喜您成为我的订阅用户,为了更好地帮助各位朋友,我可为您提供,1对1私信答疑解惑,解决健康难题。

点击下方蓝色文字,进入我的主页,私信我吧。很高兴能为您解决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smjxjy/9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