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年10月30日上午,由恒瑞医药协办的“肺癌免疫治疗中美连线高端学术交流会”圆满在线召开。此次会议上,来自上海医院韩宝惠主任带领的多位专家教授与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的肺癌专家的BobLi教授为三千余位线上和线下参会嘉宾带来了一场顶级的学术盛宴。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愈发成熟,给肺癌的治疗带来划时代意义的进步,让很多患者实现了空前的深入持久受益。然而,这些进步也为医生和患者造成了与之而来的诸多新挑战,特别是免疫治疗的耐药性和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irAE)的临床管理。会议中,针对这些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新问题,上海医院的专家团队和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的BobLi教授进共同行了深入交流,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层面上开展了细致讨论。医院呼吸内科张琳程博士首先在基础研究层面为参会嘉宾做了题目为“克服免疫治疗耐药性”的报告。张博士的发言涵盖了免疫耐药的机制,包括肿瘤内部的因素,肿瘤介导的免疫编辑和微环境的影响,重点探讨了IFN-gamma信号缺失和T细胞浩劫的作用,并在应对免疫耐药的精准联合疗法上总结了一些思路和假设。张雪艳教授、聂纬教授、张岩巍教授和BobLi教授随后还就张博士的发言进行了评论和经验分享。专家们指出,鉴于免疫治疗耐药的独特性,临床医生有必要注重假性进展vs真正耐药的识别,要进一步确认免疫联合化疗是否真正存在明显协同作用,以及未来在临床上有必要使用更好的生物标记物来指导治疗。BobLi教授还结合其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经验,鼓励大家把更多的临床观察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共同努力早日实现肿瘤免疫治疗精准化和更有效地克服免疫治疗抗药性。
此次会议的下半场,MSKCC的BobLi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目为“肺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的精彩发言。BobLi教授总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史,解释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发生机制,并重点讨论了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包括免疫相关性肠炎、肺炎)的处理原则。Li教授强调了irAE早发现早医治的重要性,并提出在irAE的临床管理中不必过度担心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暂停免疫治,他同时也指出临床医生不应过度被指南束缚,而是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密切监控和个性化管理。Li教授还为大家分享了多个来自MSKCC的真实肺癌案例,并就irAE处理后是否可以重新挑战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BobLi教授特别强调了目前相关研究规模小的局限性,并十分鼓励参会同仁加强国际合作,开展更广泛的临床试验。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医院的储天晴教授、张伟教授、楼煜清和韩宝惠教授等多位专家同BobLi教授进行了更深入交流,内容涉及到irAE处理后再挑战的最佳时机和药品选择,以及医院的免疫相关心肌炎、胃肠炎和肺炎的案例分享。对于每个问题和案例Li教授都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进行了分析,他还特别结合其在液体活检领域的专长和本人的真实案例,向大家介绍了了ctDNA的检测在未来患者管理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最后,会议主席韩教授在总结中提到,免疫治疗耐药性和毒副反应同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相比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很多独特的挑战,此次会议给参会专家提供了很多实在的启发,并期待今后跟Li教授和MSKCC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探索把以往靶向治疗成功经验移植到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把肺癌的免疫治疗再次推上新的台阶。BobLi教授和韩教授都期盼今后中美专家能够更多地进行此类交流和学习,在临床研究上协助互补,实现事半功倍,为更多患者造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dyy/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