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发病急、病情险恶,需要急诊入院评估和治疗,识别危急值有助于指导紧急处理。在中国心脏大会(CHC)上,西安医院马爱群教授做了题为《急性心衰危急值的识别》的精彩报告。
急性心力衰竭的发作方式有两种:(1)迅速发作:为初发急性心衰;(2)恶化:指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这两种发作方式本质上代表了急性心力衰竭的两种不同类型。急性心力衰竭的危急值是指立即会危及生命的检查值,包括病因学、灌注不足、淤血等几个方面。
不同类型急性心衰的评估和处理
1.基于临床体征的急性心力衰竭分类
根据有无淤血和低灌注,临床将急性心衰分为四种类型:(1)干暖型:无淤血,无低灌注;(2)湿暖型:有淤血,无低灌;(3)干冷型:无淤血,有低灌注;(4)湿冷型:有淤血,有低灌注。
其中,淤血包括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淤血,低灌注表现包括四肢湿冷、尿少、意识模糊、头昏眼花、脉压小。
2.干暖型急性心衰的评估和处理
病理生理学和临床特点:
?病理生理学核心:心功能受限不严重,无淤血和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
?病因:为初发急性心衰的轻型患者;
?临床表现:仅表现为乏力和轻度劳力性气短。
治疗原则和措施:
?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防止病情恶化;
?应用口服药物。
3.湿暖型急性心衰的评估和处理
病理生理学和临床特点:
?病理生理学核心:容量负荷过重,有淤血临床表现,无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
?病因:多数为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
?临床表现:大小循环淤血,血压正常或升高。
治疗原则和措施:
?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防止病情恶化;
?以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为主;
?必要时,有适应证、无禁忌证,可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
?利尿剂抵抗可用床旁血滤。
4.干冷型急性心衰的评估和处理
病理生理学和临床特点:
?病理生理学核心:低血容量,心排血量减少,无淤血临床表现,有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
?病因:多为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利尿剂使用过度,亦可见急性初发心衰、各种原因引起脱水的患者;
?临床表现:四肢干冷,血压低,脉压小,尿少。
治疗原则和措施:
?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防止病情恶化;
?扩容是主要措施;
?必要时,有适应证、无禁忌证,可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
?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可根据血容量使用利尿剂,边补边利;
?利尿剂抵抗可用床旁血滤。
5.湿冷型急性心衰的评估和处理
病理生理学和临床特点:
?病理生理学核心:心功能极度受损,有淤血和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
?病因: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大多存在诱因,或初发急性心衰患者,多数病因为急性心梗、暴发性心肌炎、大面积急性肺栓塞;
?临床表现:低灌注和体循环/肺循环淤血表现。
治疗原则和措施:
?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防止病情恶化;
?血管活性药物;
?强心药物;
?利尿剂,利尿剂抵抗可用床旁血滤。
急性心衰的危急值常用指标
1.病因危急值
某些病因引起的急性心衰预后差,需要特殊处理。
常见初发急性心衰均可以作为危急值看待,特别是具备下列改变着,提示病情危急:
?急性左心室心肌梗死的危急值:心肌酶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极度升高,大面积心梗心电图,恶性心律失常,灌注不足的指标;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危急值:除外心肌酶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右室梗死心梗心电图,主要是灌注不足的指标;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危急值:同急性左心室心肌梗死的危急值;
?急性肺栓塞的危急值:呼吸衰竭指标,灌注不足指标。
2.淤血危急值
?低血氧饱和度:SaO2<50%,但正常SaO2不能排除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低氧分压:PaO2<80mmHg;
?低氧血症性呼衰(I型):PaO2<60mmHg;
?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mmHg;
?高二氧化碳血症性呼衰(II型):PaCO2>50mmHg;
3.低灌注危急值
?SBP<90mmHg;
?心率不足40次/分或超过次/分;
?酸中毒:PH<7.35;
?血乳酸升高:超过2mmol/L;
?少尿:<0.5ml/kg?h。
4.其他危急值
包括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检查等。心电图的危急值包括急性心肌缺血ST段下移≥0.20mV,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致命性心律失常。X线的危急值包括急性肺水肿,心包填塞,急性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
急性心衰的早期诊治流程
图1疑诊急性心衰,初始评估及处理
图2确诊急性心衰,基于临床症状早期评估及处理
医脉通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sp/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