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食谱 >> 正文 >> 正文

八旬老人心衰3年就医无果,昔日学生助他重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0-7-22

近日,医院心内科住院病区,准备出院的79岁老人何老先生精神焕发,神志清晰,与2个月前的他判若两人。

要知道,刚入院时,他的病情十分危重,医生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IV级”(心衰最严重级别),并下了病危病重通知书。

2个多月科学治疗,心衰老人重获新生

何老先生是舟山一位退休多年的人民教师,这些年来老人一直十分健康。然而3年前的一次突发性心肌梗死彻底搞垮了他的身体。

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植入手术,保住了性命,但是术后效果不理想,胸闷气急的症状总是反复发作。

想着上海的医疗水平肯定比家乡好,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老人又跑了2趟上海,接连做了2次手术。

令人遗憾的是,治疗效果依旧不佳,心脏功能每况愈下,身体更是大不如前,胸闷、气促,吃不下睡不着,甚至连呼吸都十分费力。

2个月前,就在全家一筹莫展之际,何老先生想到了自己年轻时的一位学生——医院心内科主任吴海宏。经过联系,老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当日便从舟山火速赶往宁波。

“患者刚来的时候情况非常差,心跳每分钟超次(正常人每分钟60-次)、心衰指标BNP数值更是“爆表”达以上,超出检测范围(正常人)。”心内科管床医生靳颖颖介绍说。

眼看着自己的恩师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吴海宏主任十分痛心。是老师,更是患者,为了尽快控制病情,吴主任立即开展科内会诊,并为恩师针对性制定了治疗方案。通过纠正心衰、呼吸衰竭,抗感染等,综合开展内科治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2个月科学治疗及悉心护理,医生最终成功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各项数值都趋于正常,心跳也恢复至70-80次/分。

出院时,老人难掩激动之情:“真没想到我还能康复,谢谢吴主任和靳医生的精心治疗,下班了都还到病房来探望,谢谢护士们的悉心照护,让我重获新生!”

出院前,老人送来锦旗与靳颖颖医生合影。

75岁以上心衰的发病率高达6%

靳颖颖医生解释说,心脏实际是一个收集和排出血液的“泵”,也像是一个发动机,推动着血液在血管里运转,然后输送到全身各处。

当心脏负荷加重或心脏肌肉损伤时,心脏就像一只弹性减退的皮球,泵血功能也随之逐渐降低,输出的血量不能满足全身器官及组织的需要,同时器官及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地回流到心脏,我们称这种状态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目前,我国有超0万心衰患者,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心衰的发病率高达6%。随着老齡化社会问题的加剧,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而老年人心衰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病情加重,最终失去治疗机会。

对此,靳医生提醒广大市民: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sp/4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