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食谱 >> 正文 >> 正文

幼儿春季常见疾病及预防小常识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1-4-26

春天来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爱玩、好动是他们的特点,强烈的探寻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也是天性使然。小朋友们生长发育不完全,免疫力较低,极易被传染病侵袭,为了小朋友们能顺利探寻春天的世界,请家长们认真学习春季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

春天为什么容易传染病流行?

冬天里,身体渐渐对寒冷习惯了。春天天气转暖,昼夜温差大,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

春天万物生机萌发,皆蠢蠢欲动,细菌、病毒等亦随之活跃。

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天气,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四处飞扬的花粉等也是春季致病的诱因。

初春蔬菜水果品种较少,容易缺乏营养。

开春后,人员开始流动,公共场合聚集人员有助于病原菌的相互传播。

人体呼吸道粘膜屏障作用下降。春季气候干燥,人体缺水,呼吸道粘膜失去滋润,粘膜细胞脱落,屏障作用下降,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多发。

01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

  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通常有38摄氏度以上的高烧、剧烈头疼、精神不振、厌食、肌肉疼痛、咳嗽、鼻塞、红眼等症状,有些会出现流涕、喉咙痛、呕吐、腹泻、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

流感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经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互相传染,人接触带有流感病毒的物件后也可感染。因此,预防“流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洗手。另外,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用纸巾捂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透气,保持充足睡眠和饮食均衡。体弱多病的人,应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

02

手足口

手足口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部皮疹及口腔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其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本病的预防很重要,要“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家长和幼儿都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在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游玩。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 

本病无免疫性,患过本病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发。

03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好发于夏秋季,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常见于婴幼儿。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

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罕见疾病,一般用药一周后就可以痊愈,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04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多发于冬春季节。此病主要是由飞沫传播,接触了患者使用的食物、餐具、玩具等也可发病,幼儿患病一次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

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首先出现发热、头痛、浑身酸痛、四肢无力、流涕、咽部红肿等症状,1—2天后腮腺肿胀,一般一侧腮腺肿痛1—2日后另一侧肿。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耳下明显,肿胀处不红、发亮,张口、触压时疼痛。发热在3—5日后退去,腮腺肿胀约1—2周后消退。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对儿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患有该病的患儿应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为止,避免疾病传播。

预防要点:

  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锻炼,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以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

  2.居家室内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3.由于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所以避免孩子接触有流感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的患者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4.注意膳食营养及饮食卫生,及时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喝温开水。

  5.根据天气变化适时给幼儿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针对性的预防接种,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

  7.每天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晨检,并重视保健医提出的建议。

  8.留意孩子的健康情况,发现有发热、咽喉发红、出疹等症状医院就诊。

  该病多数病例病情轻微,只需要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该病可防可治不可怕,家长不必惶恐。

05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病毒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导致病毒性腹泻及胃肠炎的首要病源,是引起儿童病毒性腹泻中仅次于轮状病毒的第二病原,其引起的胃肠炎是一种急性消化道疾病,通常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引起暴发流行。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1-2天,起病急,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腹泻主要为黄色稀水样便,没有粘液或脓血,病程1-3天左右。如果是小儿或体质虚弱的患者,腹泻会持续4-6天左右,有的时间会更长。诺如病毒引起的疾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都可以自愈,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可以多喝水,必要时采取静脉补液,适当补钾,避免引起脱水,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疾病的发生。治疗期间一定吃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生活中要对诺如病毒进行防范,需要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洗澡。除此之外,还要保障食品的卫生和水源的卫生,才能够从根源上杜绝感染诺如病毒。

温馨提示:

1.教育孩子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与传染病源接触的机会。

3.家里注意开窗通风换气,减少细菌滋生。

4.提醒孩子多喝白开水。

5.如发现孩子有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就医。

6.水果和零食也不宜让幼儿多吃,以免引起孩子的肠胃不适。

7.外出时,做好疫情防护措施.

为每一个孩子的美好人生奠基

我们一直在努力

远恒佳菩提印象幼儿园

期待与你共享美好童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sp/6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