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MD
近期,我县手足口病呈现逐渐高发形势。根据历年疾控部门监测数据:每年5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近日,我县部分学校已经出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甚至有些学校已经采取了停课措施。县疾控中心近期采集我县手足口病例开展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主要流行柯萨奇A6和A16型病毒,易导致重症的EV71型病毒未检出。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传播途径多样化,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每年5-6月出现发病高峰,特别容易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聚集暴发。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目前可有EV71型疫苗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
如果家里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家长该如何处理呢?#1
放轻松
但也要密切 其实不用太焦虑,因为它们更像是一只“纸老虎”,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且都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发病5-7天可自愈,只要对症治疗就可以了。
但是也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有时候它们会变成一只“真老虎”。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重症手足口病进展迅速,且后果严重,所以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要密切 如果您的孩子症状较轻,无须住院治疗,那么感染期间暂时居家观察,直至所有疱疹都变干方能回园上课,一般需要1-周时间。
为什么要隔离这么长时间呢?因为小孩发病后,就可通过咽部分泌物和粪便排出病毒,其中粪便病毒排毒时间可长达4-8周,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居家观察的目的是阻断传播,居家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免传染给他人。
#3
配合幼儿园的停课措施
园医每天早上对小朋友开展晨检,就是为了及早发现患儿,保护幼儿园其他未患病的小朋友不被传染。
如果幼儿园1周内一个班出现例及以上病例,须停课10天。停课是为了保护班上的宝宝不被患病儿童传染。
为什么停课10天呢?因为手足口病的最长潜伏期是10天。如果只停5天,那么有可能在结束停课之后还是有小朋友在幼儿园内发病,从而导致传染。
#4
注意卫生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听起来好像是小孩子才得的病,但实际上成人也可感染肠道病毒。
成人感染后通常不会发病(隐性感染)或者只出现较轻的症状,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约为:1。虽然没有症状,但是成人会把病毒传染给孩子,成为传播的桥梁。
如果家长手卫生做得不好,很可能导致孩子遭殃。因此建议家长们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儿童粪便后均要洗手。
一旦发生以下情况
立即就医
持续高热不退
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呼吸、心率增快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高血压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高血糖
预防方法
勤洗手。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少去人流多的地方。流行期间不宜带小朋友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讲卫生。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
注意饮食卫生。儿童使用的餐具及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小朋友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打疫苗。EV71型疫苗可以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适用于6月龄到5周岁易感者,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适用于6月龄至3周岁易感者。
来源:桐庐疾控
编辑:姚思雯又是桐庐这个位置!同样一幕出现!谁认识?
定了!桐庐将添一大健康产业文化综合体!
桐庐此地惊现怪蛇!会发光!一查,不得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sp/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