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高发,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最终阶段的临床综合征,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心肌损伤问题。干细胞已被证实可修复损伤心肌、改善心功能,且来源与获取都比较方便,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在线上召开,公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研究(DREAM-HF试验)的最新结果:干细胞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慢性、高风险、低射血分数(HFrEF)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病发作和死亡的数量,尤其是对那些炎症程度较高的患者。
01
心力衰竭患者5年死亡率高达74%,预后比癌症还要差!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几乎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每5个心脏病患者就会有1个发展为心衰,心衰的生存期限大约为2年左右,5年的死亡率高达74%,心衰的预后甚至比癌症还要差,患者大多丧失劳动能力,并反复住院。
心衰不止给心脏带来负担,随之而来的还有身体各部位的病变。常见的合并症主要包括高血压、慢性肺病、糖尿病、肾病、贫血、心律失常等,管理干预难度非常大。
目前心衰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等,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疾病进展,但患者心肌细胞多有缺血坏死,预后效果并不是很好;心脏移植手术面临供体来源稀少、自体免疫排斥等问题,临床常规应用受限。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有效的方法,而干细胞技术正在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新趋势。
02
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大多数心力衰竭都是由心脏病发作导致心肌死亡所致。因为心肌无法再生,所以受损区域被瘢痕组织代替,瘢痕组织不会收缩,进而使心脏丧失功能。其中炎症会使心衰持续恶化。干细胞可帮助重建受损心肌并恢复心功能,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方法。
DREAM-HF试验(低射血分数的高风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间充质前体细胞靶向性的随机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假手术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检查干细胞治疗是否会影医院治疗心衰的概率,并且跟踪了受试者是否有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的情况,并测量了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血液炎症指标)。
研究人员招募了例成功进行心导管术的患者(平均年龄63岁),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MPCs组为名成年人,直接用导管向心脏注射1.5亿个干细胞;其余的名成年人为空白对照。
受试者在手术后第二天出院,研究人员对这些受试者进行了平均29.9个月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
1)接受干细胞治疗的人,在整个研究期间,非致命性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减少了65%;
2)炎症程度高的参与者(CRP水平至少为2mg/L),在接受干细胞治疗后发生非致命性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可能性降低了79%。
研究者认为,干细胞的抗炎作用机制与心力衰竭的因果相关,干细胞不仅在心脏局部起作用,也帮助了全身进行了血管修复。
休斯敦得克萨斯心脏研究所医学主任——艾默生·佩林博士表示:“细胞疗法有可能改变我们治疗心力衰竭的方式。这项研究解决了心力衰竭的炎症问题,这是传统药物和装置无法解决的。”
在不久的将来,细胞疗法能为人类解除病痛起到更多更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