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危害 >> 正文 >> 正文

流感风爆来袭你怕吗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18-2-1

点击上方蓝字“颐身轩”一起养生

自冬季来临,全国多地爆发流感,不少地区流感就诊人数高于往年。

感冒和流感傻傻分不清楚!

感冒和流感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分不清普通感冒(即感冒)和流感,认为感冒和流感是同一种病,以为流感就是重感冒,还有人以为流感就是感冒的流行。其实,感冒和流感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的病原、传染性、流行性、症状以及预后都是不同的。

病原不同

流感的病原只有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复杂多样,多种病毒(如:鼻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支原体和少数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

流行性不同

流感的发病有很强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感一般都发生在冬季和春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份左右;南方的发病高峰为夏季和冬季。流感常常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可造成地区流行甚至世界大流行。感冒发病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在人群中散发,对人们的影响较小。

传染性不同

流感病毒的特点是容易变异,通过不断地变异产生新的病毒株。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患者咳嗽、喷嚏的飞沫传播,传播速度非常快,很容易在人群间扩散而发生大规模流行。

感冒的传染性不强,主要通过手与手的直接接触,特别是鼻病毒和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的感冒,多是因为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如不洗手、挖鼻孔、摸脸等导致的。

症状不同

流感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往往一发病便出现高烧,常达39℃以上,伴有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而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则比较轻微;感冒开始发病时多为声音沙哑或鼻塞,然后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变得越来越重,全身症状比较轻微,也可发烧,但体温不会太高。

治疗不同

流感和感冒是不同的两种病,用药当然不同。

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除非有明显的细菌感染证据,否则不必使用抗生素治疗。流感有两种治疗方法,抗病毒疗法及支持性疗法(对症治疗)。目前,有药物可以控制流感病毒的繁殖,如果能尽早服用可以缩短病程。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平均缩短病程1?2天,但部分人会因为服用抗病毒药物而发生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支持性疗法即针对性缓解症状的治疗,如服用泰诺等药物,同时需补充水分及充分的休息。

预后不同

流感如果治疗不当的话,可继发病菌感染,引发心肌炎、肺炎等并发症,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所以针对流感大家不能有恐慌心理,更不能有忽视心理,要积极进行治疗。否则,有可能耽误了治疗时机而引发并发症。感冒一般则不会出现并发症,如果正确用药治疗,大约在3?5天内即可痊愈,预后良好。

感冒和流感有没有特效药

迄今为止,流感和大部分感冒都是病毒性疾病,目前还缺乏特效药,主要是综合对症治疗。但它们都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只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一周左右就会自然痊愈。

通常,得了感冒或流感时只要注意对症治疗,防止出现并发症就可以了。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注意有无心肌炎的并发症;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宜;另外,应充分保证病人的液体供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及营养。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温湿敷或服退热药,体温最好保持在38℃左右。婴幼儿高热时易抽风,除及时降温外,还应适当给予镇静剂。全身痛者服解热止痛药,剧咳者给予镇咳祛痰药。同时进行抗病毒药物和抗感染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在疾病的早期使用。如继发细菌感染,应及时采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可患了流感,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扛着,据说扛一个星期就好了。小编提醒大家:有三类高危人群得了感冒,最好尽早治疗。

1.婴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小宝宝,更容易并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

2.孕妇和产后2周内的女性,可能出现肺炎、脑炎或者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3.年龄大于65的老年人,也可能出现肺炎、脑炎或者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患流感后24—48小时要重点防护

流感之所以“杀伤力”强,关键在于传染性极高,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物也有可能被感染。

但并非每一个感染了流感病毒的个体都会出现流行性感冒的症状,是否发病取决于每个人免疫与病毒间的相互作用。流感病毒经飞沫进入人体的呼吸道,正常人的呼吸道黏膜上存在分泌型IgA抗体,可以清除病毒。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分泌型IgA的含量就会降低,清除病毒的能力就会下降,就可能出现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一般来说,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3至5个小时即可排出病毒。流感患者发病后的第24至48小时是病毒排放的高峰期,这个时间一定要重点防护。

小贴士:预防感冒多洗手

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洗手。很多人都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但还有很多时候也应该注意洗手,主要是接触脏东西之后和接触食物或粘膜之前。具体包括以下七种情况:

1.去医院、看护病人后;

2.外出或购物回家后;

3.处理宠物粪便后;

4.给孩子换尿布后;

5.擤鼻涕、揉眼睛后;

6.做饭前、冲奶粉前;

7.摘戴隐形眼镜前。

各位伙伴,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养生知识,可以在留言区留言告诉小编哦!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wh/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