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指的是颈部与上腹部之间的不适或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繁杂,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约20%~40%的个体一生中都有过胸痛表现。引起胸痛的疾病十分多样,从轻微的皮肤损伤到具有致死性的急性心梗都可表现为胸痛。那到底哪些疾病会引起胸痛?如何判断胸痛的轻重?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哪些疾病会引起胸痛
我们身体中很多器官的疾病都可以引起胸痛症状。按照生理系统分类如下:
我们身体中很多器官的疾病都可以引起胸痛症状。按照生理系统分类如下:
1.心脏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及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变、X综合征等。2.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3.肺脏及纵隔疾病: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气胸、肺癌,肺结核等。4.消化系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裂孔疝、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胆结石,胆囊炎等。5.肌肉骨骼疾病:外伤与劳损、肋软骨炎、皮肌炎,强直性脊椎炎、胸壁肿瘤等。6.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炎、神经根痛、胸段脊髓压迫症等。7.感染性疾病:皮炎、皮下蜂窝织炎、胸壁软组织炎、带状疱疹等。8.功能性胸痛:心脏神经官能症、过度通气综合症、焦虑或抑郁,惊恐发作或癔症等。
如何判断胸痛的轻重
从急诊处理和临床实用角度我们常常将胸痛氛围致命性胸痛和非致命性胸痛。其中致病性胸痛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张力性气胸、自发食管破裂等。非致命性胸痛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疾病、胸壁疾病、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消化系统疾病、心理精神源性疾病等。致命性胸痛常常有以下特征:意识障碍;呼吸功能不全;严重血压异常(收缩压≤90mmHg或≥mmHg);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脉搏/分或60/分);苍白、多汗;对药物没有反应的疼痛。如果患者出现以上五个特征之一就应考虑为致命性胸痛可能。
发生胸痛医生会如何诊治
临床医生遇到胸痛患者(特别是存在致命性胸痛特征的患者)会借助询问相关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心电图、检验、影像学等)对可引起致死性胸痛的疾病进行逐一排查并积极展开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某一个引起胸痛的疾病的诊断不是排除另外一个疾病的根据。因为临床上经常发生2种引起胸痛的疾病临床表现完全相同,或者2种引起胸痛的疾病相互嵌套。例如心肌炎的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而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和同时伴有急性心肌梗死。所以临床医生在诊断胸痛患者时会十分小心谨慎,并会应用各种辅助检查的手段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诊断胸痛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常见的辅助检查有生化检查(肌钙蛋白、D-二聚体、血气分析等)、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胸片、CTA、造影等。由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是导致致死性胸痛最常见的三个原因,所以当考虑患者为致死性胸痛时,CTA和冠脉造影最有助于诊断,临床医生会将其作为优先检查。
发生胸痛后患者该怎么办?
由于引起胸痛的疾病繁多且复杂,患者出现胸痛症状还应及时就医,若胸痛症状持续不能缓解或有致死性胸痛的特征应立即就医,必要时应呼叫急救中心。对于致死性胸痛的诊治就是在与死神赛跑,就医的及时性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意义重大。以导致致死性胸痛最常见的病因急性心肌梗死为例。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管持续痉挛或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闭塞,相应心肌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所致。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危重的临床类型,宜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尽早做到心脏的再灌注治疗以达到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防止猝死的作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上救护车或到达急诊预检)到完成心脏的再灌注治疗应小于90分钟,最迟也不应超过分钟。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手段包括药物的溶栓治疗、冠脉介入诊疗和紧急冠脉搭桥术。其中冠脉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冠脉介入诊疗不但可以同时完成诊断和治疗,且相较于其它2种方法具有创伤小、实施快捷、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等优点。
(撰稿人:俞瑞群)
俞瑞群,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虹口区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委员,擅长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首届“院青年骨干医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主持市卫健委科研课题1项,参与市级科研课题多项。
专家门诊:每周六上午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wh/8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