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评估心肺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办法——“6分钟步行试验”
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全、衰弱综合征和肌少症等问题日益突出,临床运动耐量或功能状态评估对老年患者综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6min步行试验(6MWT)是最常见的亚极量运动试验之一,能较好地复制老年患者日常生理状态,评价老年患者的整体活动能力和功能储备,是一种无创安全、简单易行、耐受性好、可靠有效、更能反映日常生活时心肺耐力的临床试验。
01.
▼目的|
通过评定慢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评价心肺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和疗效。
02.
▼适用人群|
老年人
03.
▼方法|
在地面(平直的走廊)划出一段30米的距离,在此之间往返步行6分钟(尽快行走),步履缓急由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能决定。最后计算出步行距离。
04.
▼结果
根据研究设定的标准,6分钟步行距离小于米为重度心肺功能不全,步行距离在~米为中度心肺功能不全,步行距离大于米为轻度心肺功能不全。
05.
▼需要注意的是|PROFILE
对于心肺功能欠佳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初次测试时最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出现胸痛、气促等不适,则不宜勉强坚持,以免导致心肺功能不全加重或其他并发症。
06.
▼适应症|
适用于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病,老年体弱患者的预后判断和康复治疗。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病,肺动脉高压,起搏器术后,心力衰竭。
慢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等。
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等。
07.
▼绝对禁忌症|PROFILE
急性心肌梗死2-3天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未达到48小时的患者;
恶性心律失常,晕厥,急性心肌炎,心包炎,重度主动脉狭窄(有症状),未控制的心衰,急性肺栓塞,下肢血栓形成,可疑主动脉夹层,未控制的哮喘,肺水肿,急性呼吸衰竭,重度感染、肾衰,甲状腺毒症,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等患者。
08.
▼相对禁忌症|
左主干狭窄,中度瓣膜狭窄性心脏病,房颤伴快速心室率,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肥厚梗阻性心肌病,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电解质紊乱,骨关节损伤的患者。
09.
▼行走前|
·试验前患者在椅子上休息期间(要求至少10分钟),再次确认是否存在禁忌症,确认患者衣服和鞋子适于试验,测量脉搏、血压、指氧饱和度;
·要求患者站立在起点并用Borg量表评价患者基线呼吸困难和疲劳情况,填写量表的基线部分。
·调好计时器和计数器。
10.
▼行走中|
·医生全程站在出发线处,在患者从出发线开始走时记下计时器;
·过程中要用标准的语言鼓励患者,比如:第1分钟过后,用平缓的语调告诉患者:「您做得很好,还有5分钟」。
·观察患者,计数圈数;允许患者在试验进行时停下休息,继续计时;
·6分钟到了要说:「停!」,并在患者停止的地方做标记。
11.
▼行走后|PROFILE
·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指氧饱和度、Borg呼吸困难和疲劳水平,如果患者需要可以拿椅子给患者休息;
·如果患者在6分钟之前停下并拒绝再继续行走,或由于安全问题(不能耐受的胸痛、呼吸困难等)需要终止时,在工作表上记下步行距离、停止时间和过早停止的原因;
·治疗前后对比或重复试验,应在每日大致相同的时间进行。
六分钟步行试验与纽约心功能分级相关,不同级别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明显,纽约心功能分级越高,六分钟步行距离越短,可以评估患者心力衰竭的程度。
氧饱和度的下降是COPD恶化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6分钟的步行距离与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相关。与运动峰值摄氧量相关,可以提供与运动峰值氧耗量相关的预后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