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症状 >> 正文 >> 正文

知识宣传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1-7-29
白癜风修复 http://m.39.net/pf/a_6126327.html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侠)的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1~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4~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其实,“疱疹侠”经常被看作是手足口病的“好兄弟”,他俩好比是一根藤上结出的两个毒瓜,虽然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但是临床表现却不尽相同,有时手足口病以“疱疹侠”为首发症状。

“疱疹侠”是怎么传染的呢?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它主要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一般来说,这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为4-6天,严重的(多见于<3岁儿童)可能要2周,这部分娃发病期间,可能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它和手足口病有啥区别?

简单地说,“疱疹侠”长疱疹的地方比手足口病少,嘴巴里的疱疹比较严重,但喉咙不那么痛,大部分娃都会发热。

哪种更可怕?

一般来说,“疱疹侠”来得更凶猛,但从并发症来说,手足口要更危险。

“疱疹侠”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重症病例,而手足口却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有时候甚至危及生命。

它和口腔溃疡有啥区别?

直接看图片对比

可能爸妈一看就懂了

万一娃中招,爸妈怎么办?

1.注意隔离

(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2)多通风:

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3)家长也需警惕:

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2.观察病情

(1)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

注意有无新的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或恶化。

(2)定期监测体温:

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者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

3.注意护理

(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

予以温凉的与年龄相应的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

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

(3)注意勤洗手:

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4.注意消毒

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1)紫外线照射:

如有条件,可以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0.5~1.0小时,但只限于光线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2)阳光暴晒消毒:

有阳光普照时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0.5~1.0小时,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3)家长自身也需消毒:

家长或照顾者在接触患儿前后都应戴手套或注意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编辑:曾喻

副主编:吴育娜

主编:钟子

总编:罗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