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效快,还是慢?有人说中药的疗效慢,副作用小,西药的疗效快,副作用大,所以治疗急性病、危重病时应尽量用西药,慢性病再用中药。我们来看看事实如何。
1西医治病真的快吗?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上广为传播。
中医运用四诊八纲的辨证方法、六经六气的对应原则、阴阳升降的平衡观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认识、卫气营血的循行规律、经络脏腑的五行生克属性,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医一以贯之的治疗体系。
不少人不理解中医,认为中医治病慢,西方现代医学治病快。我们来看看事实如何。
不少感冒、咳嗽、发烧的病人,因误用了抗生素,结果感冒没有了,也不咳嗽了,烧也退了,但出现了急性心肌炎、急性肾炎。这是快吗?
我们常见的大量的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胃炎、关节炎、糖尿病,等等,一治就治了十年、二十年,结果也还在吃西药。血糖血压并没有降下来,反而越来越高了,关节越来越肿胀了。这是快吗?
肿瘤、尿毒症、肌肉萎缩,等等,越治越重,越治越没有希望,是快吗?
其实高明的中医治病效如桴鼓,治疗难症有时一剂而愈,是西方现代医学难以想象的。
2“中医是慢郎中”?
不知从哪朝哪代起,“中医是慢郎中”成为了中国人的口头禅。以至于今天,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一生急病就去找西医看,即使是呼吸道感染发烧、急性腹泻这样的简单病、常见病,这些人也充分地享受现代医学(西医)带给他们的医疗快餐。他们认为吃药片、打吊瓶才快,十数分钟药液就进入心脏里头,你说快不快。当然啦,如果产生药物过敏,人休克死亡也是在几十分钟内的事。这就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吧。
在普通的中国人心目中,只有慢性病西医治不好时才想起找中医看。在现代,中医已经面目全非,包括中医专家教授的“新创”理论,也包括普通大众对中医的印象。
“中医是慢郎中”一方面反映了大众对中医的曲解、误解,另一方面,中医界有相当多的中医生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本来就是不学无术的庸医,但为了遮羞,一旦遇到病人质问:“医生,怎么我吃了数十剂中药都不见好转呢?”便说:“中药就是这么慢的,不要急,慢慢来嘛。”他们不反思自己辨证是否正确,用药处方是否对证,不思改进,而是拿话来搪塞,既不利人又不利已(不利于医者总结经验)。“谎言说一千次便变成真理”,中医生自己都这样说,那能怪大众说中医是慢郎中吗?
在谎言多说便是真理泛滥流行的今天,如果某个中医生说三二剂中药治好病的,恐怕别人会说你“吹牛”、“炮制神话”、“神经病”。医院里的博士可能都会这么认为。
3中医是不是慢郎中?
大多数患者都对中医的认识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中医慢”,“需要长期调理”。那么,中医是不是慢郎中?中医不但不是慢郎中,很多时候还是快郎中。我们来看看仲圣师友临床运用经方治疗患者的情况是怎样的。98岁食道癌患者,一剂吴茱萸汤吃半剂,能吃、不泻,也不吐粘条了!
84岁老大爷上吐下泻,一剂桂枝人参汤服下起效,续方一剂痊愈!
过敏性紫癜患者,一剂半药大为减轻,有图为证!
小孩发热、咳嗽,中药一剂显神效!
患者因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失眠、夜尿增多,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一剂止,两剂已。
孕妇汤水不进,1剂经方中药服下,一切正常!
腿肚溃烂一个多月不愈,经方2剂服下好了百分之七十!
乳腺皮下囊肿,2剂经方服下,囊肿不疼变软。
87岁老人打嗝半年,1剂小青龙汤喝一次好了!
感冒发热咳嗽不用怕,一剂经方搞定!
4中医治病本不慢!
我们说的快与慢是片面的。在某些疾病上,西医只是缓解症状快,但是不能治愈,或者说不能达到较好的远期疗效,需要终身服药;而中医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确治疗是可以停药的,而且不易反复。
从长远来看,孰快孰慢,你懂的。急性病谁治都快,慢性病谁治都慢。很少有急性病人找中医的,都是慢性病西医没办法了才吃中药,能不慢吗?
首先,中医讲“治未病”,但这个“治未病”并不是全指没有病时要预防,当然平时身体没有问题注意养生,提高身体素质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当身体发出危险信号,出现一些小症状,而西医又检查不出来时,我们就应该立即求助中医,解决了这个小问题,才能避免发展成大问题。
等到西医能检查出来了,也就成了《黄帝内经》所说的“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君之病在肌肤……今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其次,这里“疾”和“病”两个字是有差别的,“疾”有“快”的意思,是小问题,好得快,但是如果不解决它,形成了“病”,甚至到了“骨髓”,那就不好治了。所以大家不要等犯了蔡桓公的错误还不自知,还要埋怨医生治病没水平,扁鹊都治不了啊。
第三,我们中医的水平确实不如以前了,好中医越来越少,确实有一些庸医,治疗效果不好就拖,告诉病人中医慢,不能急……可是病人不舒服怎么会不急呢?
第四,应该还有其他方面对药物的影响。古人的生活习惯比我们要规律得多,顺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电视、电脑、冰箱、空调,没有那么多娱乐,所以用药效果会比我们的好。遵医嘱很重要,《伤寒论》中很多方子下面都有大篇幅的文字讲煎服法、调摄法。
老人们常讲“病人不忌口,白费医生手”,其实“忌口”并不全是指饮食,还包括改善各种不好的生活习惯等等。可是如果按《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的养生要求,现代社会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另外,对于一些常服西药的慢性病患者,我们开了中药一般也不会让他们停服西药,这是否会对中药效果产生影响?虽然没有深入研究过,但我想肯定会影响的。
所以说,中医治病本来是不慢的,要进一步提高中医中药的疗效,还需要我们所有中医同仁和广大患者的共同努力,真切期盼祖国医学的再一次春天!
版权声明: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导师介绍涂华新讲座介绍十七问《仲圣经方临床实战讲座》世界都在聚焦仲圣平台仲圣经方医学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涂华新导师受邀赴马来西亚讲学师友见证(部分)山西▏河南▏山东▏湖南▏浙江▏广东▏广西▏福建▏重庆▏海外往期精彩回顾你的习性,暴露了你潜在的疾病
什么人适合学中医
春天易发怒?掌握好生气的度,它也可转化为生生不息之气!
清明节踏青赏花时,中医养生有讲究!
父母的「乱来」,正在让孩子们的「纯阳之体」变成寒湿一片
中医怎么理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
春天的太阳,是人体的万能补药!(正确晒背,胜过人参)
医院校很难培养出正宗的中医?别让中医教育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特别提醒美好的一天,希望仲圣平台的文章能够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开课通知
年4月12-14日,中国?郑州,仲圣平台将邀请知名中医、经方临床实战家涂华新先生讲授经方,本次讲座诠释中医精髓《伤寒杂病论》的临床力量,揭秘大病、难病的思路以及方法,让您快速成名,造福一方百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7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