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往期文章中经典经方治疗肺炎的精彩医案吗?有的用麻黄解肌法热退而喘平,有的用石膏白虎法脉静而身凉,但是当病人处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状态,又兼有胃气虚,麻黄、桂枝、石膏、黄芪都不适用,柴胡又过于苦泄,该用什么药去解表呢?且看以下医案:
首诊医案
罗某,女,11岁
时间
年5月24日
地点
医院大德路总院
病情摘要
患者因“发热、咳嗽3周余”入院,西医诊断为重症肺炎;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既往甲亢,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内膜垫缺损术后病史,住院期间曾使用药物:泰能、阿莫西林、地高辛、克林霉素、异丙托溴铵、还原型谷胱甘肽、果糖二磷酸钠、甘草酸二胺胶囊、甲硫咪唑、左旋糖酐铁等。
刻诊
体温38.3℃,咳嗽,气促,喉中痰鸣
其他症状
发热,动则汗出,汗后怕凉。前几日腹泻日六七行,使用止泻药后今日大便稍成形,纳可。肛周生疮。
查体
脉细弱,舌淡红嫩苔薄润水滑,下睑苍白水润,鼻柱青筋,清涕出,腹满,下肢肌肤轻度甲错,左手灼热,右手微温,耳廓凉,额热。
基础病机分析
表束-咳嗽气促
表寒-汗后怕凉,耳凉
中风-动则出汗
伤营-智能发育障碍
太阴伤血-鼻柱青筋
血少-下睑苍白
里虚-大便日六七行,脉细弱,舌嫩
水饮-清涕出,喉中痰鸣
阳明里结-腹满
外热-双手温热额热
外燥轻证-下肢肌肤甲错
六病辨证
厥阴中风(类厥阴)
处方
小前胡汤(半量)7剂
原方:前胡八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黄芩人参甘草炙各三两干枣十二枚擘
方干:一物前胡丸,生姜甘草汤,小半夏汤,半个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方眼:一物前胡丸,生姜甘草汤
方势:解表温卫,清热补津,和胃化饮,温中补虚
分析
经典经方辨治是通过表里确定病位,虚实确定病态,寒热确定病性。通过基础病机的分析,可以确定这个患者处于表里合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而偏于虚的状态,那么这个患者就不适合麻黄解肌法,过于发散患者津血,也不适合石膏白虎法,会加重患者里虚,因为里虚不能攻下所以也不适合苦泄的柴胡,这种各个层面都夹杂的病机该怎么解?
通过我们多年的学术研究以及大量的临床实践,我们考证出厥阴病表之正药是前胡。前胡的性味是微辛、微甘、微温、微苦的,辛可以发散,甘可以补益,温可以升散,苦可以泄越,是立足于人体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的一个状态适合的气味;前胡的性味都带“微”字,杂合而单一气味不那么强烈,就特别适合各种层面都互兼,不能太补、太攻,太偏表或太偏里的情况。
经典经方看待一个方,是将它拆成不可再拆分的小单位,也就是方干,通过方干总结方势,也就是这个方的作用。多个方干中,有一个方干最能代表这首方的方向,类似枪的准心,我们称之为方眼。比如小前胡汤,是由一物前胡丸,生姜甘草汤,小半夏汤,半个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这几个方干组成的,其中方眼是一物前胡丸和生姜甘草汤,那么小前胡汤就可以解表温卫(一物前胡丸,生姜甘草汤),清热补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和胃化饮(生姜甘草汤,小半夏汤),温中补虚(生姜甘草汤),就可以解决患者这种表里合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而偏于虚的状态。
二诊
时间
年5月30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