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出现夜间突然的咳嗽、气短、呼吸困难,有的还需要坐位下垂双肢才能缓解,这是急性左心衰的症状。
有些人在同等年龄下运动耐量明显下降,爬楼、行走都不如之前,常有乏力感,还伴有下肢或低位的浮肿,这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这些人如果检查心脏超声,可以发现心腔明显扩大,而射血功能却很低,检查血可以发现BNP或NT-proBNP明显升高。
这些患者一旦诊断为心力衰竭,如果不积极的治疗,死亡率极高,因为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终末阶段。需要快速的强化性的治疗。
产生心力衰竭原因,主要与高血压控制不良,心肌缺血,快速心律失常和工作、生活应激以及吃盐过多使容量负荷增加有关,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复发。
因此,心衰前控制血压以及这些危险,心衰后积极的药物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心力衰竭几个阶段里面,注意增加:
一个是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诺心妥)是一种1:1摩尔的共晶体药物,沙库巴曲在抑制脑啡肽酶后激活利钠肽系统(ANP、BNP、CNP和其他一些血管活性肽)缬沙坦可以抑制AT1受体,在HFrEF心力衰竭的PARADIGM-HF研究与ACEI比较降低主要终点20%,在HFpEF心力衰竭的PARALLAX研究中与传统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比较降低了36%的风险。
另一个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以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降低血糖。这是一类新型抗糖尿病药物,但在临床治疗中也发现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会带来帮助。
近期在美国JAMACard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心力衰竭需要快速优化治疗,同时或快速启动四联疗法治疗心力衰竭。
在文章中强调:许多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从未接受能够延长生存期的最佳治疗。
近期许多研究已经证明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或SGLT2i可以成功的救治并减少心衰患者的预后及减少死亡。
对此,基于证据,作者提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应当快速启动四联疗法。
即:在β阻断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治疗的基础上应当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诺心妥)和葡萄糖钠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这样可以在2年内降低73%的死亡风险(见表)。
来源:孙宁玲视角
声明:本文为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以保障双方权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