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药物外心力衰竭还有哪些干预方法?
心力衰竭是几乎所有心脏疾病的最终归宿,我国目前约有万左右的心衰患者,并呈逐渐增加趋势。
虽然目前循证医学已证实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改善心衰患者预后,但仍有很多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心衰的非药物治疗可为此类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一、慢性心衰患者:
适用于慢性心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CRT又称为双心室起搏治疗,传统的双腔起搏基础上增加了左心室起搏,可恢复正常的左、右心室及心室内的同步激动,减少二尖瓣反流,增加了心排血量,从而起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但此类非药物治疗方法适用于心脏的射血分数《35%,窦性心律,心电图QRS时限延长(≥ms)的患者。
2.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ICD从外观上看和起搏器极为相似,但它能够在数秒内识别快速恶性心动过速(室速),自动放电除颤,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死的发生率,挽救生命。
对于慢性心衰伴有左室收缩功能减低,曾有心脏停搏、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通过植入ICD获益。
二、急性心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急性心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IABP是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之一,通过物理作用,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
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心肌缺血并发心源性休克,且药物不能纠正;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严重冠心病;心肌缺血或急性重症心肌炎伴顽固性肺水肿或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
2.机械通气(BIPAP)
当急性心衰患者常规吸氧及药物治疗均不能缓解时,BIPAP即是在呼吸机的帮助下,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防止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为使机体有可能度过心衰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为治疗疾病创造条件。
主要可分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气道插管和人工机械通气方式。
3.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
CRRT是一种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
主要适用于急性心衰阶段、肾脏受损,小便减少,患者存在肺水肿或严重的外周水肿,且利尿剂抵抗的患者,当合并有肾功能损害时,可考虑CRRT治疗,但应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新的内环境紊乱。
4.机械循环辅助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患者,可在短期内应用机械循环辅助治疗,包括经皮心室辅助装置,体外生命支持装置(ECLS)和体外膜肺氧合装置(ECMO)。
近年来,随着新的医疗方法的出现,ECMO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应用范围较前扩大。当常规治疗无效时,ECOM可承担心脏泵血和气体交换功能,维持血液循环以及承担气体交换任务,是心肺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康复获得宝贵的时间。
此外,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在急、慢性心力衰竭上运用越来越普遍。
LVAD是在左心室不能满足系统灌注需要时,给循环提供支持的心脏机械性辅助装置。
通过维持和增加体、肺循环,保证和改善组织灌注,减少心肌耗氧,增加心肌供氧,使衰竭的心脏得以恢复功能或暂时代替心脏功能等待心脏移植,同时它也是严重左心衰竭强有力的抢救措施。
主要适用于
1.急性心源性休克,包括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所致的心源性休克;2.顽固性左心衰竭;3.心脏手术后无法脱离体外循环机者;4.不能控制的致命性心律失常;5.高危患者手术如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时,预防心搏骤停、维持血压和心输出量;6.心脏移植术前的过渡支持,改善脏器功能以等待合适供体。
急、慢性心衰患者,在药物优化治疗的基础上,如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切莫灰心,可咨询专科医生选择合适您的进一步非药物治疗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