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
贴士
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指南
邻水降温啦!!!
进入秋冬季
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和细菌们
也开始蠢蠢欲动
防止病毒细菌入侵
家长们要重视哦~
01
了解传染病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未接种疫苗人群普遍易感,尤以幼儿、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常见。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如水杯、玩具、门把手等。水痘通常潜伏期2周左右,感染初期可出现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但比较轻微。发病1—2天后出疹,呈向心性分布,先见于躯干、头部,而后渐延至颜面部及四肢。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中的一种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做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方式传播。它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有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接触患者1~7天发病。
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泌尿道和淋巴结。主要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腺病毒引起者占2%~4%),其次为眼部和胃肠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约半数患者为隐性感染。接触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传染,接触患者3-7天发病。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结膜分泌物、粪便及尿排出体外,经空气飞沫、密切接触及粪―口途径传播。
02
温馨提示
疫情高发期尽量不带幼儿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市场、商场、室内外游乐场及淘气堡、小区内儿童乐园等有公共设施的游乐场所)。
督促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与饮食卫生。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室内也要多通风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住自己口鼻,并及时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及蔬菜沙拉等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
督促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与饮食卫生。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室内也要多通风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住自己口鼻,并及时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及蔬菜沙拉等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
孩子若出现呕吐,请重点做好呕吐物的科学处理。(呕吐物是诺如病毒的重要传染源,千万不可进行常规简单清扫,即使在厕所呕吐,也要科学处理。处理呕吐物方法:用废旧报纸或塑料袋覆盖呕吐物表面,佩戴好口罩与手套,连同覆盖物一起清扫,清扫完毕后用消毒液对该处地面进行消毒。)
患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孩子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一样,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来园时须带孩子到保健医生处参加晨检,切不可不检查就进园,晨检如发现疑有疾病或传染病迹象的幼儿,则须离园,请家长及医院就医并及时向班级老师反馈病情。
请家长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bx/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