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症状表现 >> 正文 >> 正文

复课第二天,15岁孩子猝死关于孩子身体的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1-7-19
北京治痤疮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312/8740638.html

作者:豆瓣酱

本文由:凯叔讲故事(kaishujianggushi)

授权发布1   太痛心了!   最近全国各地学校陆续复课,重回校园本应该是新的开始,可在河南一个家庭,却是一个悲剧。   15岁男孩,在开学第二天猝死。   4月24日下午2点多,学校组织了对初三年级毕业生的米跑步测试。   戴口罩在学校操场上跑步时,男孩突然后仰着摔倒,不省人事……   事发后,家长李先生看到了监控视频。   “跑着跑着,身子向后仰,就倒了下去,头部着地,又反弹起来,前后也就两三分钟……”   医院时,男孩已经没了生命体征。   无独有偶,最近类似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   4月14日开学第二天,温州一名15岁男学生在进行集体跑步活动中晕倒,医院后,抢救无效身亡;   4月30日,湖南长沙一名14岁初三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米体考测试时,倒地,不幸猝死。   一张朋友圈截图在网上流传,不敢想象家长有多伤心。   同样都是开学后,戴口罩,上体育课。   悲痛之余,更是令人深思。   网上要求取消中考体育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位医生家长更是着急地告诉大家:   不要让孩子戴N95口罩上体育课。   原因是,在口罩团体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成人口罩的通气阻力必须小于等于49帕,儿童用口罩通气阻力必须小于等于30帕。   N95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通气阻力都在帕左右,虽然防护性能高,却不利于透气。   孩子心肺稚嫩,一旦心肺功能受损的话,是不可逆的。   一位呼吸科医生也提醒家长:   “人体激烈运动之后,对氧气的需求增加,这时候戴口罩会影响氧气的摄入,会影响有效的代偿。所以,做剧烈运动的时候,不建议孩子戴口罩。”2跑步时的5个身体信号,千万别忽视   即使是不戴口罩,孩子跑步猝死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沈阳14岁男生米体测猝死。   测试一共有3项,男孩参加完两项体能测试后,在米测试时,跑到弯道大约米的地方,突然向前扑倒,之后向前撑了一下,再也没有起来。   重庆高一女生接力赛猝死。   拿到接力棒刚刚跑出去,女孩突然倒地不起,身边的孩子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直到老师反应过来查看情况,孩子已经没气了。   更揪心的是,深圳一7岁女孩在幼儿园午餐后跑步猝死。   孩子父母伤痛欲绝,早晨出门时孩子还活蹦乱跳,却再也等不到她回家了……   而且在事发前几天,孩子刚刚做过体检,显示一切正常。   这些悲剧让人痛心,为什么孩子会跑步猝死?   其实,很多心脏疾病是非常隐蔽的。   潜在的心率失常、心脏结构异常,如果没有遇到特殊情况,家长很难发现。   即使家族没有心脏病史,孩子也有先天患病的可能性。   这些问题,体检很有可能检查不出。   那戴口罩跑步,和猝死一定有关系吗?   医生说,戴口罩跑步,呼吸不畅,缺氧窒息,对这类孩子来说,是引发猝死的诱因。   再加上,跑步是非常具有“迷惑性”的一项运动。   有跑步习惯的人都知道,跑到一定路程时会有一个疲劳期,感觉很累,很想放弃,这是身体发出的警告。   但咬牙坚持一下之后就会越跑越轻松,越兴奋,很愉悦的感觉,这是刺激出激素的效果。   这种身体反应,让人误以为自己还可以坚持。   猝死,很有可能就在这样的状态下发生了。   所以,如果出现这些身体信号,千万要警惕:

  运动中突发呼吸急促;

  胸部的压迫感,尤其是左侧胸部;

  感到疼痛或不适,特别是在运动期间;

  突发的心悸,或者不舒服的心跳节奏;

  严重或突发的暂时头晕。   一定要告诉孩子和身边人,如果运动中有这些感觉,一定要停下来。3关于孩子身体的这几件事,一定要留心!   猝死,就像一个隐形的嗜血杀手,潜伏在人们身边,让人防不胜防。   猝死的人有多少?   一份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4.4万,居全球之首。   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猝死过世,近80%发生在家中,抢救成功率平均不到1%。   其中,青少年约占30%,中学生占比最高。   猝死的人中有超过80%是心源性的,最大的特点就是:   外表健康的人,突发,无法预期。   也就是说,这种死亡可能防不胜防。   我们的心脏在日常生活的某些时刻会更为脆弱,更容易发生猝死,除了跑步之外,一定要留意下面的4件事。

长期熬夜

  年冬季,河南一名15岁初中生,因心脏骤停晕倒在早自习的课堂上。   这个孩子每晚写作业到12点多,早上6:20起床。   也就是说,每天休息6个小时左右。   “娃啊!爸爸知道你累了……”   孩子爸爸悲痛欲绝地忏悔,后悔不该让孩子常常晚睡早起。   朋友圈里,也有因为猝死孩子而伤心的妈妈……   青少年猝死,长期熬夜导致的睡眠不足是重要诱因之一。   长期熬夜不睡觉,人体会怎样?   一名17岁美国高中生亲身试验熬夜11天,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试验第二天,他的眼睛停止了聚焦,随后丧失了通过触摸鉴别事物的能力;   第三天,他变得焦躁、笨拙;   实验结束时,他已经不能集中注意力,出现短期记忆障碍,并开始出现幻觉……

(完整视频点这里?)

  但其实,学生睡眠不足的现象太常见了。   有专家调查了各学龄睡眠不足率,他们惊讶地发现:   6~12岁,睡眠不足的有74.2%;   13~17岁,睡眠不足的有81.1%;   18岁及以上,这个数据是16.2%。   也就是说,中学生最缺觉,小学生也是“重灾区”。   医生说:“孩子睡眠不足,表面上看不出来,嗜睡程度也不是很明显,自己也没有感觉,但实际上缺觉的孩子,大脑皮层很多区域都出现抑制。”   很多家长和孩子存在一个误区,以为学习也是要“拼时间”。   实际上,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   著名的老鼠实验也证明了这件事,长期被剥夺睡眠,会让老鼠脑细胞萎缩,导致25%的脑细胞凋亡。   所以,尽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千万不要让孩子长期熬夜,晚睡早起,按照科学睡眠时间,小学生至少要睡够9个小时,中学生至少要睡够8个小时。

压力过大

  河南郑州一个初三男孩因为学习压力太大,早上6点多赶去学校的路上突然晕倒。   缓缓倒在站台,跪地不起的那个瞬间,看着让人心疼。   有一个让人无比揪心的细节。   当路人提出打医院时,孩子口中还喃喃自语:“今天还有考试,我还要上学……”   好在这孩子没有猝死,晕倒的原因是因为低血糖,送医后病情好转。   但“中学生猝死”这个话题,早就不新鲜了。   当然,压力并不是导致猝死的直接原因,但却可能是帮凶。   还记得之前在网吧,玩30个小时游戏后猝死的大学生吗?   因为玩游戏时的兴奋,让他忽略了自己其实已经高负荷崩在弦上的身体状态。   这和孩子学习压力太大道理一样,都是心脏负担过大,诱发了心源性猝死。   所以,及时休息,劳逸结合,   感冒可怕吗?   大多数时候是不可怕的,大家吃个药也就过去了。   但实际上,很多猝死都和感冒有关系   医生说,见过的一个11岁孩子就是这样。   家长本身没有相关疾病,孩子的心脏问题也不是天生的。   只是一次感冒没留意,耽搁了一个月没好,感染之后,落下了心肌炎。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心肌炎很隐匿,症状不明显,只是早期发热,有可能热退了就有些乏力,或者基本没什么症状,但是影响感染到心脏心肌。   但,一旦戴上口罩呼吸不畅,休息不好,再加上剧烈的高强度运动。   猝死风险就大大提升了。   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小看感冒,尤其是在疫情时期。

暴饮暴食

  一项研究发现,每13例心肌梗死,就有1位在发病前曾经暴饮暴食,而且在暴饮暴食后的两个小时内,心肌梗死风险更高。   一个邻居家孩子就曾遇到过这种事。   刚吃完饭,他去小区里的娱乐设施玩耍。   上单杠时,眼前一花,栽了过去。   好在身边有大人是医生,心脏复苏30分钟,及时救了回来。   家长说,孩子午饭吃得很多,除了主食饭菜,还多吃了一大盘鸡腿。   暴饮暴食和猝死也有关系吗?   实际上,如果吃得太多,为了消化食物,血液会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也就相对减少,从而加重心肌缺血;吃饭后腹压增高,也会加重心脏负担。

饭后几小时的心脏变化

  所以,家长一定要留心,每餐七分饱,可以少食多餐。   饭菜做得再好吃,也别让孩子暴饮暴食,饭后也不要马上剧烈运动。   两餐之间加一些水果、奶制品或者豆制品,对孩子的身体更好。4   除了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还应该做什么呢?   医生的建议是:   很多心律失常,只有做holter也就是24小时心电图才能发现,普通的体检是没有这个项目的。   如果家族有相关病史,或者本着对孩子健康负责的原则,一定要带孩子去做全面的体检。   合理的锻炼,健康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给孩子科普运动知识,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作者:豆瓣酱,自由撰稿人,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者。审核组:孙方舟,医院儿科医生,医院主治医师,拥有10年以上儿科诊疗经验。本文转载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bx/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