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什么叫心肌炎 >> 正文 >> 正文

提示吃菌季快到了,这7条还得特别注意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1-7-5
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本   真相:这是有关蘑菇的谣言中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杀伤力最强的一句,甚至上升到了箴言的高度。为了逐条粉碎这条谣言,我们让大名鼎鼎的“毁灭天使”白毒伞(Amanitaverna)现身说法。

白毒伞隶属伞菌目、鹅膏科、鹅膏属,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大型真菌之一,在欧美国家以“毁灭天使”(DestroyingAngel)闻名,还有微微的清香,符合传说中无毒蘑菇的形象,很容易被误食。以极高的中毒者死亡率(不同文献记载高达50-90%)残酷地嘲讽着这些传说的信众,因此还有个别名——愚人菇(Fool’smushroom)。

经常被用来为“鲜艳的蘑菇有毒”这一印象做注解的,是与白毒伞同属的毒蝇鹅膏(Amanitamuscaria)。鲜红色菌盖点缀着白色鳞片的形象构成了“我有毒,别吃我”的警戒色。然而,也有一些可食蘑菇种类是美貌与安全并重的。例如同样来自鹅膏属(这个属出镜率真高……)的橙盖鹅膏(A.caesarea),具有鲜橙黄色的菌盖和菌柄,未完全张开时包裹在白色的菌托里很萌,有“鸡蛋菌”的别称,是夏天游历川藏地区不可不尝的美味。另外如鸡油菌(Cantharelluscibarius)、金顶侧耳(Pleurotuscitrinipileatus)、双色牛肝菌(Boletusbicolor)和正红菇(Russulavinosa)等等,都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用Google图片检索这几个拉丁名。

谣言2: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真相:所有的蘑菇都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同时要求比较高的环境湿度,因此它们都倾向于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俗话说“潮得都要长蘑菇了”,就是这个道理。至于环境的“清洁”和“肮脏”,并没有具体的划分标准,更与生长其中的蘑菇的毒性无关。食用菌鸡腿菇(毛头鬼伞,Coprinus   真相:这个说法的逻辑和对转基因作物“虫都不吃,人为什么能吃”的错误判断如出一辙。人和昆虫(以及其他被称为“虫”的动物)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同一种蘑菇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年,法国科学家NormanMier等人报道了用黑腹果蝇在种野生蘑菇中筛选潜在的生物农药来源的研究[4],结果表明其中大多数对果蝇致命的蘑菇对人是无毒的。该研究中对果蝇毒性排名第二的是一种人类可食的蘑菇——红绒盖牛肝菌(Boletuschrysenteron,牛肝菌科)。同时,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却是其他动物的美食,比如豹斑鹅膏(Amanitapantherina)经常被蛞蝓取食。“毁灭天使”中的致命白毒伞(A.exitialis)也有被虫啮食的记录。

谣言5: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

  真相:这是有关毒蘑菇的传说中最荒诞不经的部分,始作俑者的想象力令人敬佩。烹调是食物进嘴前经历的最后一道工序,很多人因为没有看到那些纯属子虚乌有的“遇毒变色反应”而放下了心中疑虑,心甘情愿地将毒蘑菇吃进肚里。年广州发生的一起误食致命白毒伞事件中,受害人就曾经用上述方法验毒。

银针验毒是个流传千年的古老传说,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古法提炼的砒霜纯度不高,常伴有少量硫和硫化物,用银器有可能验出;但所有毒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至于毒蘑菇致大米、大蒜或灯芯草变色的说法则完全出自臆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这种凭空捏造的东西驳起来颇有“浑身都是空门,不知何从下手”的无力感,好在一个反例就足以说明问题。我曾经用致命白毒伞和大蒜同煮,结果汤色清亮,大蒜颗颗雪白,兼之鲜香四溢,令人食欲大振……当然振过就算了。

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可以解毒的说法危害更甚,人们可能对解毒效果抱有信心而吃下自己无法判断的蘑菇,从而增加了中毒风险。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的毒素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以白毒伞为例,它的毒性成分是毒伞肽(Amatoxins),包括至少8种结构类似、骨架为8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毒伞肽的稳定性很强,煮沸、晒干都不能破坏这类毒素,人体也不能将其降解。其中毒性最强的α-毒伞肽口服半致死剂量(LD50)是每千克体重0.1毫克,意味着吃下一两朵白毒伞就足以夺去一个成年人的生命,而且一旦入口就没有任何解药。大蒜里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毒蘑菇完全无能为力。

除此之外,有些可食蘑菇含有少量加热后会分解的有毒物质,必须烹煮至熟透,否则食用后可能导致不适,吃火锅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前文提到的食用菌鸡腿菇含有鬼伞素,会阻碍乙醛脱氢酶的运作,导致乙醛在体内聚集,大量食用的同时又大量饮酒的话,容易出现双硫仑样反应,需要注意。

中毒处理

毒蘑菇中毒处理方法

当误食了毒蘑菇后,应及早治疗,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治疗中毒病人时应首先考虑帮助病人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毒素继续吸收而加重病情。中毒初期进行排毒对各中毒类型都是必要和有效的。催吐:可使用物理催吐或药物催吐。如先让病人服用大量温盐水,可用4%温盐水~ml或1%硫酸镁ml,5~10ml一次,然后可用筷子或指甲不长的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安全的物件)刺激咽部,促使呕吐;或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用硫酸铜,吐根糖浆,注射盐酸阿朴吗啡等药用催吐。注意孕妇慎用催吐。洗胃:严重呕吐者不必洗胃,如呕吐次数不多时则不应放弃洗胃。洗胃越早越好,一般在摄入毒物4~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好。但即使超过6小时,甚至12~18小时仍可根据毒物的吸收状况进行洗胃。洗胃一般采用微温开水和生理盐水。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液(1:-),洗胃后可灌入活性炭为吸附剂,用法是取30~50g放入ml温开水中调拌成混悬,分多次口服或胃管注入胃内,或用蛋清等以吸附毒物。导泻:为清除肠道停留的毒物,可用10%硫酸镁口服,进行导泻,但有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心脏抑制的患者或肾功能不良者不宜用硫酸镁。使用硫酸镁可形成高镁血症,引起镁中毒。通常以硫酸钠导泻为好。还可以使用甘露醇或山露醇作为导泻剂,特别是灌入活性碳后,更能增加未吸收毒物的排出效果。也有人建议口服蓖麻油30~60ml作导泻剂。

灌肠:对未发生腹泻的患者可用盐水或肥皂水高位灌肠。每次-ml,连续2-3次。

输液和利尿:早期可采用大量输液,以使毒素从尿中大量排出。输液可用10%葡萄糖、生理盐水等,同时应用静脉注射利尿剂,一般用速尿20~40mg或20%甘露醇ml静注,必要时可多次重复注射。但要注意进入液体平衡,还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和对低钾病人补充氯化钾。

不同中毒类型

上述是毒蘑菇中毒后的一般处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还应在上述处理的同时,根据不同中毒类型采取一些不同的处理:胃肠炎型:可按上述一般的处理方法处理,特别是在初期进行催吐、洗胃和导泻等加速毒物排出。神经、精神型:含毒蝇碱的毒蘑菇中毒,出现毒蕈碱样症状,可使用阿托品;含异恶唑类衍生物的毒蘑菇中毒,出现精神错乱,幻视等症,可用镇静剂等;由毒牛肝菌中毒引起小人国幻视症等精神症状,可按精神异常处理。使用氯硫二苯胺治疗。溶血型:治疗这类中毒合用的药物有强的松、可的松、碳酸氢钠等,严重贫血者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输血治疗。

肝脏损害型:可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及时进行以护肝为主的治疗。除采取上述毒蘑菇中毒的一般处理方法外,还可使用如下解毒药物:

(1)巯基解毒药,如二巯基丙磺钠,二巯基丁二酸钠等;

(2)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N-乙酰半胱氨酸;

(4)硫锌酸

(5)灵芝煎液;

(6)水飞蓟素;

(7)大量维生素C、B族维生素类;

(8)同时还应进行护肝措施: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物质,高渗葡萄糖液,适当加入普通胰岛素和钾元素;其它护肝药物,如肝泰乐,肝宁,肌苷与肌苷酸钠,能量合剂等。这类型中毒在发病初期的胃肠炎期抓紧进行以解毒保肝为主的抢救治疗非常重要,但由于它有潜伏期和假愈期,很容易错过救治的良机。因这类中毒可同时使患者的肾脏等器官受损,会造成液体及水溶性物质代谢的不平衡,要在补液的同时特别注意使用利尿剂和补充电解质。广东毒蘑菇中而致毒死亡的事件多由这类中毒造成。有用紫灵芝(紫芝)煎液成功抢救重度中毒患者的例子,后来《食用菌》杂志等也有过类似的报道。灵芝能够起死回生的传说,也许与它的这种解毒作用有关。国外则有使用硫锌酸可抢救重度中毒病人的报道。

只能以毒蘑菇中毒的一般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不过早期彻底洗胃排毒等措施仍然是有效的。

光过敏性皮炎型:可使用安其敏、扑尔敏、苯海拉明、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等药物。

无论哪一类型的毒蘑菇中毒,都应及早处理,医院与卫生防疫部门(如: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医院等)有关人员取得联系,以便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有可能,最好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样本,送有关部门(如: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

上述方法仅供参考。蘑菇中毒的机理十分复杂,对于不同的蘑菇毒性及患者不同的体质,医生常常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随着科学的发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医护人员可能有更科学有效的救治方法。患者应耐心听从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意见积极配合治疗,不能大意,特别不要把“假愈期”误认为痊愈好转而中断治疗。

常见毒蘑菇

用蒜瓣或银器能否辨别毒蘑菇

下过雨后,树林里的草丛中会长出许多蘑菇,它们看起来新鲜、艳丽,让人垂涎欲滴,但并不是所有野生蘑菇都能食用,其中不少蘑菇带有毒性,被人们称为毒蘑菇。那么,误食毒蘑菇会造成哪些后果?人们又该如何分辨蘑菇是否有毒呢?据《石家庄日报》报道,蘑菇的种类很多,光有毒的蘑菇就有几百种,在自然界分布较广。蘑菇的大小、形状、颜色、花纹千变万化,尤其是野生蘑菇,普通人很难通过外形分清其是否有毒,毒蘑菇含有植物性的生物碱,毒性强烈,可损害肝、肾、心及神经系统。一旦误食毒蘑菇中毒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精神亢奋、错乱、出现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此外,据胶东在线报道,民间有很多分辨毒蘑菇的方法,如颜色鲜艳、不生虫、有异味、手感黏滑的蘑菇就是毒蘑菇等,对此,济南市疾控中心食品营养与学生保健科工作人员孙月琳表示,这些方法很多都是不准确的。她说,“比如广东最毒的致命白毒伞就长得很素雅,但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非常著名的食用菌。有人认为在做蘑菇汤时加入蒜瓣或银器,如果蒜瓣或银器不变色,就说明蘑菇无毒,可以放心食用,其实,这条民间流传甚广的检测方法也不准确,有些毒蘑菇利用这个方法根本检测不出来,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擅自食用野生蘑菇”。那么,如果误食野生蘑菇而出现类似中毒的不适症状该怎么办呢?据新华社报道,医院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曹理言提醒,人食用野生蘑菇后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类似中毒症状,应尽快利用催吐、洗胃等方法将毒物排出,医院对症治疗;最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样本或留存毒菌影像,送至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工作人员确定毒素的种类及治疗方案。

广告位招租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smjxjy/7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