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食谱 >> 正文 >> 正文

高传玉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1-5-13
高传玉

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内科主任...

ST-EMI-ACS合并心力衰竭方面

  对于ST-EMI-ACS合并心力衰竭方面,高教授指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引起泵衰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根据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首先应该评估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可借助Killp分级法,初步对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进行了解。其次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危险分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根据临床情况不断更新最初的评估,最高分级最能反映患者的预后。例如,高龄、女性、Killp分级II~IV级、既往心肌梗死史、房颤、前壁心肌梗死、肺部啰音、cTn明显升高等是STEMI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冠状动脉造影可为STEMI风险分层提供重要信息。

  高教授特别提到医院蒋立新教授开展的CHINA-PEACE研究。该研究提出的“我国心肌梗死诊疗十年没有进步”的结果令人震惊、发人深省。医院急诊冠脉介入治医院,但静脉医院,致总再医院,医院中,住院到静脉溶栓的时间,在三十分钟内的比例均不足一半,医院39%,医院43%,远低于国际国内诊疗指南推荐的标准。最后,在治疗方面,对于发病12h内,伴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情况的患者,首选PCI治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静注正性肌力药物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如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部分患者血运重建前置入IABP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但对远期死亡率尚有争论。

NST-EMI-ACS合并心力衰竭方面

  对于NST-EMI-ACS合并心力衰竭方面,高教授特别提醒,危险分层指导治疗至关重要。对于首诊于非PCI中心的患者,极高危者建议立即转运PCI中心紧急接受PCI;高危者建议发病24h内转运至PCI中心接受PCI,中危为72h,低危者可考虑药物保守治疗。然而,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医院都无法达到上述指南推荐的治疗时间窗。对于需行PCI的患者,年中国非ST段ACS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应该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合并症、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SYNTAX评分),由心脏团队或心脏内外科联合会诊制定血运重建策略。

  高教授为大家简单分享了一个病例。62岁老年男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多血管严重狭窄:RCA闭塞;LM正常;LCX正常;LAD90%;EF42%。高教授认为,对于多血管病变,可分期处理。该患者的处理首先针对闭塞的右冠,择期再处理左冠。

  最后,他简单地做了小结:对于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处理缺血是关键;应充分利用缺血评估工具,倾向于及时、尽早介入干预;强调团队合作,手术联合药物综合治疗。

延伸阅读~点击此处查看

更多视频+课件+文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登陆视听频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sp/6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