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食谱 >> 正文 >> 正文

重医学子突发重疾命悬一线,多科室携手抢救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1-7-14

“老师,我生病了,感觉不太舒服......”,年11月16日上午,25岁的小朱因为不明原因发热,向他的导师、重医附一院肝胆外科罗诗樵教授求助。

最高38.5℃,未出重庆,完善新冠肺炎相关检查,甲流,乙流,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可以排除新冠相关疾病,但小伙子还是高烧不退,罗诗樵不放心,就安排他输液。

这时,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发烧却差点夺去了小朱的生命。

16日晚上7点,小朱的病情突然加重,浑身大汗淋漓,出现呼吸困难,给氧方式立刻从鼻导管换到了面罩。病房通知感染科、呼吸内科急会诊,两位医生都考虑是急性心衰,不排除急性心肌炎,感染科代海峰医生一边实施急救措施稳定病情,一边大喊“赶快通知心血管内科会诊,马上抢救”,正是他处理得当,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心血管内科住院总医师陆凯查看了患者和检查资料后,立即判断为重症心肌炎,病情危重,需立即转往心内科监护室(CCU)进行治疗。

病情发展迅猛又突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此刻的小朱已经不能平卧,但意识清醒,只能坐在病床上带着面罩吸氧。重医附一院研究生管理处辅导员老师李新露第一时间达到病房,并通知医院,陪同小朱完善心肌酶谱,BNP,感染指标,急诊做胸部CT平扫+增强等相关检查后,密切留意着小朱的病情变化。

16日晚上9点左右,在多方协调下,导师罗诗樵教授亲自将小朱推入CCU并为他加油打气,此刻的他病情危重——重症爆发性心肌炎、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4级、有心源性休克的倾向!值班的医护人员非常清楚疾病的凶险,精神高度集中,积极展开抢救。心血管内科主任罗素新教授和CCU组长医师周晓莉教授高度重视,一直通过电话询问患者病情,指挥抢救,“目前药物治疗为主,如病情进一步恶化,考虑IABP、ECMO治疗!”

终于,在多名医护人员和学院老师的努力下,17日凌晨1点左右,小朱的呼吸困难逐渐缓解,一直协调抢救的研究生管理处副处长贾英教授立即将最新情况汇报至重医附一院院领导和学校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院领导指示尽全力救治该生并做好家人安抚工作,同时电话CCU周晓莉教授讨论该生病情和后续治疗。

一夜无眠,所有参与抢救小朱的人们心依然悬着。

17日早上9点,小朱的父母赶到了病房,医院和学校的关心慰问,并就家长关心的医保报销问题提供了咨询和帮助。心血管内科覃数教授一早上班就闻讯前来查看病情,又与周晓莉教授和高凌云教授等反复沟通治疗方案。

通过精细调整药物剂量,小朱每天的出入量、心肌损伤指标、心脏彩超结果都在带给我们惊喜。在CCU的第二天,小朱成功脱机;第三天,小朱呼吸困难基本缓解;第五天,小朱转入了普通病房,不久后就顺利出院。在这期间,小朱的妈妈几次落泪,既为儿子的病情揪心,医院到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从一线医生到组长医师再到护理团队,大家都在为了抢救小朱的生命而付出的努力和心血而感动。

目前,小朱已经销假,准备回到临床科室继续学习。他说,从开始呼吸困难到进入CCU都没有慌张,因为得到精心救治,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死;他医院的每一位老师和医学专家团队,言传身教给他上了一堂医德课,作为一名医者,应该保持终身钻研业务水平,拼劲全力去救治,决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

出院后,小朱的父亲手写了一封感谢信和锦旗一起送给重医附一院研究生管理处所有的工作人员,他真挚地说:“重庆医科大学不仅教给儿子知识,更教给他高尚的医德。”

小朱的父亲送来锦旗和感谢信

知识点

重症爆发性心肌炎起病隐匿,恶化迅速,多见于青壮年,病死率高。通常表现为急性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室速、室颤等恶性的心律失常。这种爆发性的心肌炎需要立即的判断,积极的干预,甚至需要ECOM的辅助才能给心脏以机会恢复,所以爆发性心肌炎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的心脏疾病。

撰稿尹蕾宣教科

审核贾英研究生管理处周芳宣教科

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sp/7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