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 >> 心肌炎危害 >> 正文 >> 正文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

来源:心肌炎 时间:2022-7-12

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DoctorsSharingBetter

iCardioOncology

医院心脏科陈子良王玥莹刘彤教授北京时间年8月27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度大会以线上会议形式正式召开,会议公布了《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正文共页,附录42页。系列的刘彤教授团队第一时间将该指南的肿瘤合并心衰患者的管理部分翻译整理,内容如下,以飨读者。由于抗肿瘤治疗、肿瘤本身以及患者心血管背景(危险因素、合并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肿瘤患者常发生心力衰竭(心衰)。一些抗肿瘤治疗可能直接导致心衰(表23),或通过其他机制(如心肌炎、缺血、全身或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或瓣膜疾病)引发心衰。心衰也可能干扰患者接受有效的抗肿瘤治疗,从而影响肿瘤结局。一些研究表明心衰患者的肿瘤发病率更高。对于接受潜在心脏毒性抗肿瘤治疗的患者,需要在抗肿瘤治疗前、中、后仔细评估以预防心力衰竭(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图18)。建议对所有计划接受具有潜在心脏毒性抗癌治疗的患者使用HFA-ICOS进行心血管基线风险评估。目前已针对不同潜在心脏毒性抗癌治疗开发了基线心血管风险评估表。具有心衰或心肌病病史的患者为抗癌治疗的高风险或非常高风险,前列腺癌的抗雄激素治疗除外。LVEF50%是高危患者的附加因素,基线时利钠肽或肌钙蛋白水平升高是大多数癌症治疗的中等风险的附加标准。使用潜在心脏毒性抗癌治疗期间,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室收缩功能。对于出现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定义为LVEF降低至少10%且低于50%)的患者,应重新考虑是否继续化疗,并开始使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优选卡维地洛)治疗。整体纵向应变可在早期检测心脏功能障碍。在接受具有潜在心脏毒性化疗的高危患者前瞻性随机试验中,整体纵向应变相对减少≥12%与LVEF下降进行比较,与基于LVEF的治疗相比,基于整体纵向应变变化的治疗导致LVEF(主要终点)同样下降,但发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较少,表明整体纵向应变可及早发现心脏毒性。通过监测生物标志物,如利钠肽和肌钙蛋白,也可能早期检测心功能障碍。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患心肌炎的风险增加,应监测相关症状和体征,并在治疗前6周内每周评估心肌肌钙蛋白并进行相应管理。影像学和生物标志物评估的时间取决于抗癌治疗和患者风险状况(图18)。一般而言,所有计划接受潜在心脏毒性治疗的患者都必须接受基线评估,以确定心脏毒性的风险水平(低、中或高)以及癌症治疗期间和之后的监测和随访强度。接受潜在心脏毒性治疗的癌症幸存者应长期监测,因为抗癌治疗后数年也可能出现心衰。EuropeanHeartJournal()00,1-,doi:10./eurheartj/ehab设计:三度医学彼岸审校:三度医学May▼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wh/8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