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得到了心内科医生及慢性心衰病人的认可。医院心内三科刘华子医生在中国医院于波教授指导下,顺利为一位扩张性心肌病,慢性心衰,心功能Ⅳ级病人,植入左室四极CRT。这是辽西地区植入的首台左室四极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也为辽西地区开启了心衰治疗的新篇章。
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我们常说的三腔起搏器。它能有效地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我们这位患者为女性,69岁,反复胸闷,气短4年。心脏彩超提示心脏四个腔均扩大,左室舒张末内径69mm,射血分数29%;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ms。经过反复药物规范治疗,仍有心衰症状,因此建议病人采取再同步化治疗,并且左室电极选择四极电极,它不同于以往的左室电极,可以提供14对起搏向量,为患者双心室再同步治疗提供更多可能,从而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起搏向量。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夜间能平卧,心电图QRS时限缩小到ms。
慢性心衰患者什么时机适合再同步化治疗?1.心电图QRS波≥ms。
2.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5ms,左室射血分数≤35%。
3.窦性心律。
4.充分优化药物治疗基础上,NHYA心功能仍Ⅲ―Ⅳ级。
如何植入CRT?
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实际上也称为三腔起搏器。它是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分别将三根电极送入右心房,右心室及左室(冠状静脉),于锁骨穿下静脉刺处做一长约5厘米切口,形成一个与起搏器大小适宜的囊袋,将三根电极与三腔起搏器连接后送入囊袋内,缝合皮下及皮肤,手术就结束了。手术时间2小时左右。
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慢性心衰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期科普专家:刘华子刘华子,主任医师,医院全科医学科及心内三科主任,辽宁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锦州市心血管分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对心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经验。擅长起搏器植入及电生理检查。荣获锦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撰写国家级学术论文10余篇。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bx/8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