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简介
患者女,36岁,因“乏力纳差伴恶心呕吐4天”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四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伴发热,自服“泰诺”无缓解并出现恶心呕吐,医院查心电图:肢体导联低电压;后到我院查WBC9.04*10^9/L,CRP16.46mg/l;胸痛组套:hs-cTnTpg/ml,NT-proBNPpg/ml;床边心超: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左室总体应变值下降,EF:49%。初步诊断:重症心肌炎,收住ICU。
诊疗经过
入院当日完善相关检查,告病危、吸氧、监护,给予更昔洛韦、甲强龙、丙球等药物治疗。记出入量,严格容量管理。
第二日,早晨突发脉氧降至78%,SBP最低69mmHg,复查胸痛组套:hs-cTnTpg/mL,NT-proBNPpg/mL,提示心肌损害进行性加重,并发心衰,给予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镇痛镇静,静脉输注左西孟旦、去甲肾上腺素,和家属沟通后予股动脉放置IABP行循环支持(1:1)。
第三日,复查床旁心超:左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减退,EF0.26;hs-cTnTpg/mLpg/mL,NT-proBNPpg/mL,心肌损害及心衰指标持续上升,但在呼吸机、IABP器官功能支持及相关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下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稳:BP/80mmHg、HRbpm、RR20次/分,脉氧%,24h入量ml,24h出量ml。给予ATP、万爽力及大剂量维生素C营养保护心肌。
第四日,复查hs-cTnT.3pg/mL,NT-proBNPpg/mL,心肌损害及心衰指标明显下降。继续相关治疗,积极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及防治感染。
...
第九日,经上述治疗,复查心超提示心功能明显恢复,hs-cTnT58.31pg/mL,NT-proBNP.8pg/mL。IABP辅助比例降至1:2耐受良好予拔除,同时呼吸机撤机拔管,联系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心肌炎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毒素及药物毒性作用。其中感染是主要病因,常见病毒包括肠道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普通型心肌炎多预后良好,重症者病情进展快、早期病死率极高,需准确识别、密切监护、及时治疗。主要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支持治疗(卧床、限液、磷酸肌酸、曲美他嗪等),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免疫调节(激素、丙球),器官功能支持(IABP、ECMO、机械通气、CRRT等),针对心衰、心律失常(电复律、胺碘酮)及休克的药物治疗等。
心肌炎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这提醒公众对于看似普通的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一般情况差应及时就医;而临床医生也应提高警惕,对相关患者行积极筛查,对重症患者积极实施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治疗流程图
(点击放大)
了解更多请参考《年成人爆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