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去除诱因并充分治疗原发病后,仍不能改善心脏功能,称又为顽固性心力衰竭,而此时患者的心功能已处于长期的失代偿状态,故常常合并低血压、难治性水肿、肾功能不全等,临床治疗难度很大,同时为减轻水钠储留,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促进心力衰竭的改善,延缓肾功能的恶化,逆转心室重构,又会使用一些RAAS抑制剂,势必又会有血压更低的可能,因此,对于顽固性心衰并低血压的患者的治疗,我们希望寻找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综合干预、不良反应小等优点的治疗方法来解决此临床问题。
所以,在治疗中,慢慢的在加入一些中成药物的治疗,比如选择益中补气、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等类中成药同时进行治疗,这类药物中有效成分为人参、红参等,比如人参皂苷能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HR),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去甲乌头碱是β受体激动剂,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尚有兴奋α受体,增加肾血流量的作用。顽固性心力衰竭多为各种心脏病发展到晚期的结局,手术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很少,最主要仍是药物治疗[1]。目前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洋地黄及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扩血管药物和利尿剂等。但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合并低血压、难治性水肿、肾功能不全等,临床治疗相当棘手。尤其合并低血压时则扩血管药物的应用受到限制,而正性肌力药物又有加快心率、激活RAAS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袢利尿剂又造成“利尿剂抵抗”,水钠潴留,加重心力衰竭症状和肾功能不全,因此合并难治性水肿时单纯利尿剂加量、联合应用利尿药效果亦不理想。因此,可以选择具有强心升压、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细胞对缺血缺氧耐受性作用,在纠正心力衰竭的同时稳定血压,增加肾血流量,提供多脏器的保护作用[2-4]。
辅助中成药物的治疗,对心血管整体动态级联系统进行综合调控,促进整体系统的平衡和恢复。尤其对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治疗中,对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心室重塑的影响鲜有报道。与临床常用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正性肌力药物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相比,此类中成药在升压、稳压的同时能减慢HR,抑制RAAS系统,从而进一步改善心功能。而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却有激活RAAS系统,短期内对血浆BNP及心功能的改善不及含人参皂苷等成分的中成药物。
所以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使用起升压作用的中成药,不仅仅有提升血压的作用,对心肾保护也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改善症状的同时能稳定血压、减慢HR,心肌氧耗量减少,保护肾功能,利尿剂敏感性提高,抑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并且能辅助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35(12):-
[2]李得清,郑平,林莘.参附注射液联合速尿在顽固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海峡医药,,22(7):-
[3]伍德军,邓玉艳.参附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32例.中国中医急症,,12(20):
[4]丁雪峰,毕立君.酚妥拉明参附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中国社区医师,,7(8):19
健康-
赵屹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