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其死亡率和恶性肿瘤相当。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明显进步,最常见的心脏病的死亡率都降低了,但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反而显著升高了。
在我国人群中,每年新发心力衰竭病人50万例,年龄每增加10岁心衰患病率大致翻一倍,因此,心力衰竭也被称为心血管领域尚未被攻克的“堡垒”。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多学科团队合作治疗心衰的模式。
什么是多学科团队合作治疗模式?
心力衰竭并不是不治之症。如果能够对心衰患者准确诊断,并给予精准的治疗,心衰的死亡率将会大大地下降。治疗复杂病因所导致的重症心力衰竭,多学科团队的合作治疗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所谓的MDT模式,比如病房的心力衰竭多学科讨论,专题门诊,抑或是学术推广。
心衰多学科治疗更多的优势是体现在重症心衰的治疗领域,尤其是很多重症心衰患者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肺病等多脏器功能异常,这些重症患者若能得到专业多学科团队的管理和治疗,将会受益最大。
为什么说心衰治疗是持久战?
持久战这个比喻,其实是让医生和病人都认识到,这个斗争是长期的,甚至可能是终生的。看起来心衰治疗的武器似乎很多,如常规心衰药物治疗、新型药物治疗、血液超滤、三腔起搏器、呼吸机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射频消融、体外膜肺、心室辅助装置,甚至心脏移植等。但实际上,在心衰治疗的某个阶段,我们可以选择的武器并不多,这还要兼顾到患者的年龄体力、耐受性,考虑到如何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而治疗的结果往往难以精准预期,常常需要动态调整。
我们从疾病全程管理的理念出发,合理地应用多学科团队制定科学的临床决策,有助于患者理性客观地面对疾病,配合临床治疗,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CCU病房的作用
我院心内科设置有一个专门的具有先进设备的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CCU团队主攻方向之一即为重症心衰的救治,对该疾病的治疗和管理采用规范的多学科合作治疗模式,每年诊治各种危重心力衰竭患者数百人,挽救了无数危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一些心衰患者得到奇迹般的全面康复。
我院心内科CCU开设了心衰专题门诊,由心内科-急重症科主任张敏及其团队坐诊,将为复杂心衰患者提供专业化和个体化的治疗,从慢病管理的角度,既不放弃,也不过度治疗,强调平衡的理念,以求取得疾病治愈或是有效控制的目标。
(以上科普内容由我院心内科-急重症科主任张敏提供)
我院是国内最早建立的以诊治心胸疾医院,擅长各类心脏疾病的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恶性心律失常、心梗、心衰的救治,并且率先开展各类复杂起搏器、CRT、ICD植入。我院是中国大陆地区首家获得国际认证的胸痛中心,年成为中国胸痛中心质控中心,年成为首批“中国胸痛中心示范中心”,通过创建“急性心肌梗死一键启动”机制,实现对急性致命性胸痛疾病的最优化救治。
我院心内科-急重症科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顽固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的治疗都有丰富的经验,抢救成功率高。近年来重点聚焦临床治疗缺血性顽固性胸痛和缺血性心衰,并启动了心衰综合治疗的研究与临床实践。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sway365.net/xjyzz/2250.html